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正精进释论

(2024-11-09 08:33:44)
标签:

佛学

念佛

分类: 清心小品
     陈士东居士写过一篇文章,名为《正精进释论》,对我们理解什么叫精进很有帮助。我们从网上找到这篇文章,分享在这里,大家可以就此对照自己原有的理解,更深入地理解精进——

    正精进释论
    陈士东
    八正道亦称“八圣道”、“八圣道分”,是三十七道品之一类,四谛中道谛的主要内容,学佛人最重要的修行方法指导。八正道意为通向涅槃解脱的八种正确途径,正精进是其中之第六正道。精进是很重要的,德森老法师说的好:“窗外日光弹指过,为人能有几多时。人命无常呼吸间,眼观红日落西山。”所谓人身难得今已得,佛法难闻今已闻,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时度此身。世出世间,苦海到极乐是一条道路,佛法、大小二乘是一条船,世间的一切有情者是船上客。世尊早已把船为我们预备好了,我们要做的就是拿起浆努力去划,划的努力就会早登彼岸,划的不努力或贪恋沿途风光就会迟迟不达。佛菩萨在那里等待着,在那里着急啊!如母忆子,出差的游子为何还不见归来?所以我们要精进努力去争取,船行的速度由我们来掌握,何时到达这就要看我们精进的程度如何。不精进,我们也许会老死在船上而终未达彼岸,也许或遇风浪而落入水,不精进我们也许永远也不会见到彼岸的乐土。学佛者近年来已认识到这个问题,故于此我也不再做更多的谈论。
    我们今天探讨的是“正精进”,请大家注意,这个是“正精进”而不是“精进”。学佛者要明白,世尊为什么要宣说八正道,尤其是正精进,而不是精进呢?这个“正”字大有文章。所谓正是对偏,斜或邪而言的,正的引申就是合于法则,规矩的。那么有邪精进的吗?有的。《佛本行集经》中载有裸形、卧棘、卧板上、卧冢间、卧蚁垤中,坌身正立而住、不梳洗拳挛而住、拔发等多种,这些均是苦行外道。《百论》中说有自饿、投渊赴火等外道。现今有人不吃饭,名曰辟谷,而他却未达到“气足不思食”的境界,这与自饿外道无异。以上种种,都可谓之邪精进,非正精进也,是故要遭到佛陀的贬斥。释迦牟尼初出家时虽修六年苦行,但后来认识到此非正法,指出苦行是生苦之因而非出苦之道。
    怎样是“正精进”,怎样又是“邪精进”呢?下面我举几个例子来说明一下,大家可对之反思。我的一位同参道友,他妻子有些反对他学佛学,于是他便自己一个人修行,而不管妻子的意见,因此夫妻间经常有口角是非出现,后来险些造成二人的离婚。一次我对他说:“佛家讲‘一点心头火,能烧十万功德林’,你总是惹人家发火,把人家的功德林都烧光了,这是正确的吗?既然夫妻是缘,你就应该了了这段缘,不如此你如何能走(往生)?既然众生该度,你的妻子也是众生之一,你又何不先度化于她呢?夫妻二人能共同学法,相互激进,将来共登极乐,岂不是大善之事吗?”他听了心有所解,于是先向妻赔礼致谦,而后耐心地给她讲解一些佛家教义,如此耐心持续了数月后,其妻果然心有所转,不仅允其学佛,自己每日还看一些佛经,同参又有一日来对我说,他现在心情比以往好多了,每日学佛都小有收获。一个居士,应时时亲近三宝,但如不顾家庭的事务,放弃了对于父母子女及夫妇的责任,专来亲近三宝,那不是佛所希望的事(引自《怎样做一个居士》,圣严法师等著)。
    另外,有些人还欲想利用些捷径来实现早登彼岸的目的,而这些捷径又是不正当的,这也是邪精进。有的人认为到深山老林里去修会证果很快,在家修行不会有成就,因为家庭负担太多,其实这是一种逃避,是不敢面对现实生活中困难的表现。如果你跑去无磨难处修行,那是享清福,那不是修行。六祖慧能常言:“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法音》杂志及《台州佛教》的封面都印着“提倡人间佛教”或“推行人间佛教”的字样,我们大家要于此有些领悟。莲池大师在《竹窗随笔》中指出,只知出个人家庭的人是“出两片门家也,非出三界火宅之家也。出三界家而后名为大丈夫,犹未也,与三界众生同出三界,而后名为大丈夫也”。有的人千里迢迢去拜师学法,辗转大江南北,四川、广东、藏地、辽宁他都去过,但一无所成,这亦不是真精进,真精进一定会遇到好的老师。古云:“千里求师,不如在家守戒”。或许他在外面辗转的时间,如在家精进自学,或有所悟也说不定呢。还有的人以为供佛越多是越精进,每见到好的佛像都要请回家中,家中佛像、铜炉不计其数。这不是真的供养佛,他不是学佛者,是收藏家啊!《金刚经》法身非相分有云:“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为什么呢?《金刚经》又指出:“如来三十二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增一阿含》卷二十八就以观空为礼佛,不是把塑画雕刻当做是佛的本身,佛像等都是表法的。供佛像除了表示尊敬佛陀外,还表示要学佛的愿佛的行,佛者觉也,要学佛一样有觉悟;供水,水表示清净无染,它是要修行者常清净;燃香,是表示心光,喻人心性光明,灯烛也是这个意思;花和果即表示因果。联系起来,大致可解释为:“要象佛那样觉而不迷,净而不染,明心见性,不昧因果”。大家要知道这个意义,不要只流于仪式。
    总之,修行人要正精进,正确的如理如法的学修,既不被世间的尘垢所蒙蔽,又不舍于世间法,于世间修出世法,最后,恭录太虚大师的话来做为上述这些拉拉杂杂话的总结:“仰止惟佛陀,完成在人格,人成即佛成,是名真现实”。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