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禅宗分为南宗北宗,两者究竟有什么样的区别?我们可以从潘桂明教授的论述理解这一点。潘桂明说,所谓“北宗禅”即“禅宗北宗”,是唐代以神秀为主要代表的一派禅学。由于主要活动于北方嵩洛地区,所以被名为“北宗”。
达摩禅传至四祖道信、五祖弘忍,由于“东山法门”的确立,势力渐大,影响渐广。唐高宗咸亨五年(六七四年),弘忍死后,内部因思想分歧,出现重大分裂。在武则天、唐中宗的支持下,弘忍大弟子神秀、道安、玄赜等人继续实行和宣传以循序渐进的修行为特色的禅法,与惠能在南方所传授的以顿悟为根本的禅法形成对立。“北宗”,通常仅指神秀一系的禅法和传承,但广义地说,应指当时在北方流传的与神秀系类似的各家禅法。
据敦煌卷子《楞伽师资记》的记载,弘忍在去世前曾对弟子玄赜说,以后可以传我禅法的有十个人,他们是上座神秀、资州智诜、白松山刘主簿、华州慧藏、随州玄约、嵩山老安、潞州法如、韶州惠能、扬州高丽僧智德、越州义方。这些弟子后来各自传法,但大部分传承不明,禅法湮灭无闻,只有慧能和神秀二系最为清楚。
北宗神秀系的禅学,忠实地继承道信和弘忍的衣钵,属于保守的一类。弘忍曾感叹地说:“东山法门,尽在秀矣。”神秀也直言不讳地承认,他禀受的是蕲州的“东山法门”。
神秀系统作为禅宗北宗的主脉,在安史之乱前曾达到它的鼎盛,有“嵩岳渐门盛行于秦洛”、“两京之间皆宗神秀”之说,其影响在当时远比慧能大。《景德传灯录》列神秀得法弟子有十九人,如普寂、义福、景贤等都在当时享有盛名。此外,河中府安国院智封、郢州大佛山香育、兖州东岳降魔藏禅师也都曾拜神秀为师。神秀先受武后礼遇,为之在当阳置度门寺,于尉氏置报恩寺。后又受中宗器重。普寂是神秀的大弟子,中宗闻神秀年高,特下制令普寂代神秀统其法众,他就是着名的“大照禅师”。据说普寂门徒有一万之众,仅“升堂者”便有六十三人。普寂传广德、法玩、同光、一行;广德又传昙真;昙真传“十哲”,密宗大师惠杲幼年时也曾从昙真“立志习经”。昙真历唐玄宗、肃宗、代宗三朝,被礼为“国师”,因而称“三朝国师”。这一系的传承略与唐室相始终。
开元年间,密宗大师金刚智、善无畏、宝思惟等纷纷来华传授密教。义福和普寂弟子一行都曾师事金刚智、善无畏,景贤也曾从善无畏受菩萨戒羯磨仪轨,咨问大乘微妙要旨。神秀一系的禅在这时已开始与密宗逐渐融合。另一方面,惠能弟子神会于安史之乱前后在北宗中心区域洛阳发起挑战,攻击北宗禅法,给神秀、普寂系统以重大打击。安史之乱后,北宗逐渐失去寺院经济的有力支持,虽其法脉又延续了一百余年,但毕竟已走向衰落。
被誉为“定门之首”的弘忍另一弟子法如,奉持弘忍计十六年,弘忍去世后,他先在淮南,后至洛阳,最后长住于少林寺传授禅法。法如弟子有惠超、妙思、奇拔、远契、元纵等,也都持《楞伽经》“以为心镜”。他的风格是守本全朴,弃世浮荣;外藏名器,内洽玄功;对问辞简,穷精入微,与神秀系既有共同性但又不完全一致。
道安(老安)也曾先后从学弘忍近二十年。他的弟子有破灶最、邺都圆寂、净藏、义琬等。这一系禅杂有神秘、直觉的契印法,或逍遥弗羁,或放旷郊廛,多神怪之行,或兼通南北宗禅学,或提倡念佛禅,故也不尽同于神秀系。
“南宗禅”即“禅宗南宗”,指由惠能创立的那一派禅。因初期流行于南方,同时为与北方神秀系的“北宗禅”相区别而得名。安史之乱后,惠能一系禅势力日益扩大,逐渐取代北宗地位,成为中国禅宗的主流。所以,后世论禅,往往把禅宗直接等同于南宗。说到“南宗禅”,也便是指惠能禅宗。
“南宗”一语,早在惠能弟子神会的著作中已出现,敦煌卷子中有独孤沛所集《菩提达摩南宗定是非论》一种,记神会据师子座说:“菩提达摩南宗一门,天下更无人解。”在另一卷子《南阳和尚顿教解脱禅门直了性坛语》中,神会又说:“普寂禅宗与南宗有别。我自料简是非,定其宗旨。”可见,神会所谓的“南宗”,便是惠能和神会自己相传的这一派禅;既然有此南宗,与之对立的神秀、普寂一系理所当然地成了“北宗”。此后,在宗密的一系列禅学着述中,便始终以南、北宗分别指惠能、神秀二系。显然神会是分判南北禅宗之别、造成南北禅宗对抗、奠定南北禅宗之说的关键人物。所以在宋初赞宁的《宋高僧传》中说:“从见会明心,六祖之风荡其渐修之道矣。南北二宗,时始判焉”(卷八)。
由上可知,“南宗”这一概念,是在神会与普寂即惠能系与神秀系的直接对抗中形成的,在当时有它特定的内涵。如果离开这一点,光从地域的分布上来说,“南宗”就不只是惠能一系,“北宗”也不只是神秀一系。在惠能、神会同时或前后不久,是一个禅的百家争胜时代。宗密是这一时代的见证人,他在《禅源诸诠集》的总序中说:“今集所述殆且百家,宗义别者犹将十室,谓江西、荷泽、北秀、南诜、牛头、石头、保唐、宣什及稠那、天台等。立宗传法,互相乖阻。有以空为本,有以知为源;有云寂默方真,有云行坐皆是;有云见今朝暮分别为作一切皆妄,有云分别为作一切皆真;有万行悉存,有兼佛亦泯;有放任其志,有拘束其心;有以经律为所依,有以经律为障道。”虽包括近百家,它们的主要流派可分为“十室”。这十室按学说的基本宗旨又可分“息妄修心宗”、“泯绝无寄宗”、“直显心性宗”三大系统,它们在说教的方式和重点上各有所偏,但难以分出高下。上述所谓“十室”中,立足于南方的占绝大多数。其中有的是惠能门下所立,如江西、荷泽、石头,自然其思想与惠能相类;有的则属他宗之禅,如天台,其“止观”之学便是禅法的一种,唐代该宗在浙江天台、湖北荆州一带仍有一定势力;牛头为四祖道信的弟子法融的系统,是以般若空观为思想背景成立的;保唐是成都无住一系的禅,其思想行为颇为偏激,重视“识心见性”,建立“直指心地法门”。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