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先观察,再发言

(2024-02-02 11:38:49)
标签:

因缘

宽容

分类: 清心小品
    很多人把学佛修行看得很神秘,这也是一部分人对佛教望而生畏的重要原因。还是先贤说得好,欲结佛缘,先结人缘。学佛就是在与人打交道的过程中落实的。为什么有的人听人说话即生欢喜心,而听到另一个人说话就心生厌恶的感觉?为什么有的人见面即生不快,而见了其他的人就心生愉悦之情?这其实都是先在的心情在影响自己对周围人与人的态度。释迦牟尼佛曾说,不要对世事作出评判,对众生应以平等心对等,应以慈悲心对待。不管面对任何人、任何事,我们一定要先观察,再发言,先对世事做一个全面的了解,对其来龙去脉有一个深入的了解,再表达自己的看法。在表达自己的看法的时候,一定不能以自我为中心,如果站在自己喜乐的立场去判断周围的人与事,肯定不可能得到准确的意见,最多也只是一种偏见,甚至可能是一种邪见。我们应该回到事物本身对事物做分析,要站在利乐他人的立场,对人与事做价值判断,否则,所有的判断只可能是我执的另一种体现。如何看待周围的人与事?首先要把其前因后果理析清楚,再以慈悲心同事心去分析其呈现状态,然后以宽容的心态看待周围的人与事,这样我们的看法就接近真相,我们就不至于犯太大的错误。千万为可自以为是,千万不可站在利己的立场去选择、去断是与非,而是要回到事物的本质,回到现状呈现的因缘,这样我们才能让自己有一颗平等的心,有一颗宽容的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