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修行会讲到修行的三个层次,一是见地,一是修证,一是行愿,也就是我们经常讲到的信、解、行、证。这里的信,相当于见地。学佛修行,只有一颗虔诚的心远远不够,只有一颗虔诚的心,与修道仍相去甚远。这时还须有见地。一个有着虔诚心的人,听到一个能说会道的人,很容易被带偏,认为能说会道的人讲的很有道理,甚至怀疑自己原来相信的东西是否仍值得相信。为什么会发生这种情况?因为自己没有见地。过去佛教徒要出去参访,先要明心见性,先要建立自己的知见,知见建立起来了,才能出去参学。否则听到张三说的有道理,听到李四诽也有道理,最后甚至怀疑自己原来学的是否正信。这样的结果很容易退失道心,所学佛法,也往往只是魔法。一个修行人的每一点功夫,其实都是见地上的功夫。没有见地,既不能修证,也不能行愿。所以学佛修行,除了事上修,还要理上修。如果没有理上修,很可能我们所有的修行都不如法,最多只能修一点世间福报。相反,从理上修,把知见建立起来,有了见地,再精进用功,才能知道方向,才能真正有成就。当然,见地的建立远不只是读佛经就可以建立起来的,与修行实践必须结合起来。这就是说,没有实际的功夫,见地很可能立不住,即便见地立住了,不通过精进修持,也不可能真正受用,不可能体验法味。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