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伦敦琐忆,之一

(2007-08-18 01:12:05)
标签:

杂谈

分类: 电影
 

离开伦敦近三年了,才想到有写点东西的必要,一则备忘、二则纪念,三则与友人分享。

 

应该从到伦敦的第一个夜晚说起吧。到达市区的时候已经是午夜,大巴把我们卸在一条阴暗狭窄的小街上。我和Holly(我在英国最好的同学)忙着清点行李,等一个早约好的朋友来接我们到住处。

 

已经想不起来我们三个女孩是如何坐着公共汽车,在漆黑的午夜,将11件行李从一个地点运送到下了车还要步行10分钟的一幢破旧的老房子里面去的,现在想起来觉得颇可称得上是一桩壮举。

 

在那幢老房子里已经住了一对男女,一个我被迫称其为大姐,另一个为大哥。说是被迫,主要是还没习惯和陌生人称兄道弟,况且他们的身份十分可疑。那个男人据说在唐人街打工,经常偷一块肉回来,那女人好像也是偷渡过来的,总之跟他们住在一起我感觉非常不对,非常非常不对。

 

我们的房间在二楼,一个78平米的小屋子,一个门已经坏了的衣柜,一张很小的双人床,就是全部的家具了。我把双人床让给Holly和来接我们的朋友,我在地上铺了一个薄薄的小毯子睡下。早已被十几个小时的飞行弄得筋疲力尽,加上平生第一次离开家,我躺在地上,看着衣柜下面地板上积累的灰尘,想起亲人,想起我在北京舒适的家和king size的大床,其时心里是有点委屈和悲苦的,记不清那夜我是不是流泪了。

 

第二天我就搬了出来,死活不愿意再住下去了,宁可搬到每周租金贵一倍的学生宿舍里。我还记得我住在Mclaren House C151号,我在伦敦的前半年一直住在那里。不久Holly也忍受不下去了,也搬来Mclaren House。于是我们才可以每天一起买菜、做饭,一起发胖。

 

我的Flat mates都是中国同学,相当无聊。而Holly就总是能碰到非常有趣的Flatmates。记得其中一个是个尼日利亚孤儿,叫Michael,至于他的生活来源,我和Holly一直没搞清,只知道他有个姑姑在伦敦(记不清了,如有误Holly请帮忙更正)。每当我们到厨房做饭,他就会凑上来和我们闲扯。比如他会问我“Jenny,你的眼镜是哪里买的?”,我说“中国”,他不相信,认为中国不会有这么好的眼镜,我老实说是“made in Japan”,他就非常得意,“No wonderno wonder”的说个不停。过一会他又会问“你的Husband还好吗?”我开始还比较认真的回答,后来就随便敷衍了。

 

Michael经常看着我们用筷子出神,然后赞叹到“你们用筷子用的真好啊,简直像杂技一样。”

 

Michael非常喜欢和我们炫耀他“良好”的卫生习惯,比如他会光着一对大黑脚到厨房来,只为了拉开他那空空如也的cupboard,用手指着里面对我们说“lookvery clean!”,语气间颇为得意。Holly和我哭笑不得。

 

有一天中午,Michael兴兴头头的跟我说,他有中国名字了。是Holly起的,非常好。原来,MichaelHolly给他起个中文名字,Holly充分考虑了谐音后,觉得他可以姓马(拼音MaMichael的第一个音节搭界)。但是起个什么名字呢,HollyMichael喜欢什么,他说Tiger,有了,名字就叫“虎”好了,不料凑起来变成了“马虎”。但是这个可难不住Holly,她说“Michael啊,你这个名字的意思有点不好,但是没关系,我给你中间加一个字,不但把坏的意思去掉了,而且变成了一个非常好的意思。”Michael大喜“Great!”最后的结果是Michael房间的墙上赫然贴了三个大字:马振虎。

 

不管怎样,马振虎还是非常热心于与我们建交。有一次他甚至非常热情的送给我们一条鱼,一条冻得梆梆硬的未开膛的叫不上名字的鱼。几番拒绝未果,Holly和我只好收下。从那天以后,Michael每天都会问我们什么时候cook the fish,我们每次都说not yet,他追问when then?我们回答not sure

 

终于有一天,Holly透露Michael要外出,于是我们两个当机立断,趁他不在,把那鱼做掉。我们两个折腾了挺久终于把鱼的内脏取了出来。可能是折腾的太久了,就在鱼准备出锅的时候,Michael回来了。这下完了,我们两个低着头有点尴尬,他不等我们Offer,就迫不及待问“Can I have some?”我们给了他一块鱼,他又问“Can I have some vegetable too?”“No, you can’t”,Holly也不知哪里来得气,干脆的回绝了他。于是我们三个像幼儿园小孩吵架一样,Michael说那鱼还是他给我们的,我们说是你自愿给的,给了别人的东西不能再要了,后来好像还扯到一些其他的小矛盾上,比如他偷了我们的鸡蛋之类的。总之那天之后中尼关系彻底破裂。

 

以后我们尽量避免和他同时呆在厨房里,以免“仇人见面分外眼红”。有一天Holly在柜子上发现一张字条:“Hollyyou don’t need to lock your cupboard, I am not going to steal your food.”。Holly于是回了一张字条:“If you haven’t tried to open my cupboard, how did you know I had it locked?”此真乃外交史上的经典,挑衅的尼日利亚鬼子哑口无言。(注:橱柜的锁是暗锁)

 

再后来,那个Michael就总是到学生公寓的经理那里状告我们,比如我们做饭把灶台弄脏了等等,经理也会象征性的调和一下矛盾,再再后来,Michael就搬走了,但他可能做梦也没想到,他成为了我伦敦生活最有意思的记忆之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