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汇率评论之九:人民币汇率市场化改革应优于形成机制改革

(2012-03-15 20:06:25)
标签:

杂谈

 

   如同提升股票内在价值主要依赖上市公司控股股东,普通投资者更为关心股票价格涨涨跌跌,对股票的基本面提不起兴趣来,同样外汇市场的参与者和汇率的价格变动利益攸关,对汇率的价格变动比较重视,鲜有人关心人民币内在价值提升。

 

   汇率是不同货币之间的比价,是互照“镜子”的结果。虽说货币这种商品比较特殊,但仍然能够通过外汇交易市场,按照价值规律,遵循供求关系找到它的市场价格,这种形成汇率市场价格的机制就是汇率的市场机制。

 

   汇率是外汇市场供求双方搏弈的结果,按说市场给出的答案,供需双方理应接受,为什么人民币汇率却屡屡引起掀然大波,争议不断呢?

 

   2005年7月21日启动了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在人民币汇率“主动性、可控性、渐进性”的指导原则下,人民币汇率拉开了渐进式的缓慢升值改革序幕。

 

   但时间长达七年的渐进式升值,随着我国经济规模跃居为世界第二,经济融入世界的程度加深,其负面作用越来越明显,要求形成市场化汇率的呼声也越来越高。但对于如何进行汇率市场化改革,大多却语焉不详。

 

   在产业结构上,渐进式的汇率升值对市场发出了失真的价格信号,劳动力、土地资源等生产要素加速流向外贸型企业,形成巨额贸易顺差的路径依赖;在分配上,形成了一批在渐进式升值中获利的经济实体,包括进入国内市场逐利的热钱,依赖于低技术、低环保、低成本的外向劳动力密集型产业,使汇率市场化改革的难度与日俱增;在货币政策上,渐进式的升值积累了长期的刚性外汇供给,阻断了外汇在国内的双向流动通道,使外汇储备单向流向央行,并诱发货币被动超发,引发通货膨胀等等。

 

   汇率市场化不仅仅只是升值幅度“够不够”的问题,更须关注汇率市场化机制的建立,把汇率的定价权交给市场。前者处于动态变化中,除了市场,没有知道人民币汇率的正确估值,而后者是衡量汇率价格能否为市场接受的标准。

 

   该如何推进汇率市场化呢?要回答这个问题,必须先要厘清“四个之争”,解决外汇市场供求基础、汇率竞价、市场的活跃程度、透明度的深层次矛盾 。

 

   一、厘清货币政策 “币值稳定”与汇改“渐进式升值”之争,释放真实的外汇需求,改善外汇供求市场。

 

   无论是在理论上或是在实践中,央行将“币值稳定”和“渐进式升值”作为货币政策目标,均是鱼和熊掌不可兼得,二者只能选择其一。

 

   “渐进式升值”就意味着人民币只能紧盯美元缓慢爬行,人民币汇率就无法正视自身价值变化,就无法正视外汇供需双方变化,就无法摆脱中国货币政策受制于他国货币政策的现实。

 

   汇率是“互照镜子”的结果,货币政策应回到“管理通胀,保持币值稳定”的货币政策目标上来,放弃“渐进式升值”原则,消除人民币升值预期,改变外汇单向流入央行预期,释放市场被渐进式升值扭曲的外汇需求潜能,改善形成汇率市场机制的基础。

 

   在消除外汇流入增量,盘活央行外储存量上可以实行从易到难,即先鼓励藏汇于民,促使外汇在国内流动,条件成熟后,再放松资本项目的部分管制,实现国内国外的双向流动。

 

   二、厘清中间价的透明度与保障外储安全之争,改进做市商制度,增强汇率市场化的透明度。

    当前的做市商制度存在以下缺陷:一是透明度不够。央行为规避外汇风险,避免国际市场游资猎杀,从未对外公布一蓝子货币外汇权重,在确定外汇当日中间价时,询价的透明度和一蓝子的货币权重透明度广为市场质疑。

 

   二是外汇市场交易活跃度不够,很难测试真实的汇率价格。目前参与上海外汇交易中心交易的做商市仅为44家,2010年中国外汇日均成交量仅为200亿美元,占全球日均交易量的0.5%,不仅远落在日本、香港、新加坡之后,甚至远远落在低于印度。外汇不活跃,有价少市的问题突出。

 

   三是外汇中间价由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公布,汇率不是由供需双方的自主出价形成。

 

   下阶段应进一步放宽做市商资格,扩大其参与度,增强外汇市场交易活跃性,汇率市场化的透明度提高了,汇率方能发挥价格型货币政策工具的作用。

 

   三、厘清汇率改革一步到位与扩大波动幅度的路径之争,列出汇率市场化改革时间表,为央行干预汇率设定一个宽幅振荡的区间。

 

   汇率市场化是必然的趋势,也是多方的共识,在路径选择上,渐进式改革需要明列一个时间表,告别缓慢升值时代,最终快速向市场回归。

 

   其进程仍有二种路径选择。一是将人民币升值一次到位,然后市场选择涨跌。这种路径在现实缺乏可操作性,没有人或者是经济模型能给得出让人信服的汇率正确估值。

 

   二是扩大每日人民币中间价的汇率上下限波动幅度,改变目前每天仅允许其围绕中间价上下浮动千分之五的小区值,逐步通过市场选择汇价中枢值。

 

   央行应为干预汇率波动设定区间值,在非区间值内增强其上下波动的忍容度。

 

   四、厘清人民币汇率市场化改革和人民币国际化的先后次序,使人民币国际化不但能“走得出去,而且留得住”。

 

   时下人民币国际化沸沸扬扬,但实际效果不理想。许多专家提出建议,要尽快推出人民币国际化,尽快在国际市场分享人民币红利。

 

   人民币国际化就不可避免地要逐步放开资本项目,但在汇率市场化程度不高的情况下,即使放开资本项目,人民币也很难走得出去,留得住,反而会诱导资本流入。

 

   因此,人民币国际化必须要明确目标,且在优先考虑完善汇率市场化的前提下,通过汇率市场化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

 

    此外,汇率市场化还必须加快人民币离岸市场建设,增加离岸市场数量,扩大人民币在境外竞价;增加香港清算行的人民币清算、美元清算额度,使人民币能够接受国际市场的洗礼,为人民币国际化打下坚实基础。

 

 

发表网址: http://cn.reuters.com/article/opinions/idCNCNE81J09Q2012022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