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九)王冕的《墨梅》赏析:傲霜凌雪俏枝头,只留清气在人间

(2018-07-29 18:22:21)
分类: 我读诗词

王冕的《墨梅》赏析

张虹

墨梅 王冕 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这是一首题画诗,是诗人王冕为自己的画作《墨梅》所题写的诗。意在借刻画清淡俊逸、独树一帜的《墨梅》来抒发自己高标孤洁的情怀。

“我家洗砚池头树”。

“我家”。指出特定的对象。不是别家、不是高台楼阁、更不是皇宫大院。而仅仅是诗人的家。既显得温馨,又显示出诗人的特立独行。初步刻画出一个以家为中心的诗人的形象。

“洗砚池”。也是一个特定的对象。是诗人画梅所必备的,也是必不可少的。关于“洗砚池”的传说很多。

传说汉大书法家张芝、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三国时期曹魏大书法家钟繇都有洗砚池。晋卫恒《四体书势》云“弘农张伯英者,因而转精其巧,凡家之衣帛,必先书而练之。临池学书,池水尽墨。”,“张伯英”即张芝;宋曾巩《墨池记》“新城之上,有池洼然而方以长,曰王羲之之墨池者。荀伯子《临川记》云也。”;而民间相传河南长葛县老县城亦有洗砚池。据乾隆十二年《长葛县志》八景图谱显现,台上有亭、殿堂、曲栏、门前有碑碣、池边有垂柳。

这些传说流传在世间,而作为画家、诗人、篆刻家的王冕定是知道的。他自制洗砚池,一来是画梅的需要;二来当然是慕古人之清风,彰己之清气。

“树”。指梅。王冕一生种梅、咏梅又画梅。梅几乎遍布了他的世界。他钟爱梅,几乎将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梅。

诗的第一句点明了诗人的身份和喜好。一位爱种梅、爱画梅的画家诗人。

画家诗人,爱梅、画梅。在自家门前自制了洗砚池,池的周围梅树成林。弄梅成了诗人一生的爱好。时而,微风过去,月上柳梢头,梅香阵阵,清气充盈天地。

“朵朵花开淡墨痕”。

“朵朵花开”,花朵繁密,生机盎然。“淡墨痕”,水墨作画,清新俊逸。

这句凸显了诗人笔下墨梅的重要特征:笔意简逸、笔到精致。诗人自创勾花顿挫法,构图清新、用墨浓淡得宜、花朵清润洒脱、生气盎然。

画作上,墨梅,寒风中,枝干秀挺,花朵繁密,清淡闲雅,却朵朵俏立枝头。含苞的、盛开的、而残英亦静待化作成泥更护花。墨梅,自开自落,不媚俗,自足自乐、磊落坦荡地走过短暂的一生。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这句诗源自宋陈与义的《墨梅》:“意足不求颜色似。”《和张规臣水墨梅五绝》。诗人作墨梅不是取悦于人,当然不会理会他人的臧否。他是对更高的艺术境界和对高标孤洁的人格境界的追求。诗人笔下的墨梅,简淡、繁密而不错落、挺立枝头。正是诗人“磊落同谁语?孤高与世违。”《南归》自尊自为的人格写照。他不需要人懂,也是一般人所不能理解的,更不会受他人的约束。这种独立自尊自为的人格之气是充斥于天地间的。

这两句直抒胸臆。既决绝于世人,又很鲜明的阐述了自己高标的人格追求。当然,这种决绝是精神上不苟同于世,不媚俗不希冀世人理解,也不随波逐流。

墨梅世间本稀少,又怎能期待人来理解、来臧否呢。这一生,只要活得自在自为,能将一身清气留在人世间,就知足了。

画家诗人生于元代,家境贫寒,自学成才。性格孤傲,遍尝人间冷暖,多次拒绝朱元璋等人的应招。游历天下之后,过着:“种豆三亩,粟倍之,树梅花千,桃杏居其半,芋一区,薤韭各百本,引水为池,种鱼千余头。”《芝园后集》的隐居生活。而诗人所画墨梅正是其人格人生的写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