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庭坚的《清平乐 春归何处》赏析
张虹
清平乐 春归何处 黄庭坚 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春去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百啭无人能解,因风飞过蔷薇。
从脑海里翻出这首词。只想去试着理解文字里的词人。彼之有心,予忖度之。
这首小词构思新颖,清新俊逸。全词46个字,语言朴实平易,但情感一波三折,千回百啭,处处显露着词人对春的浓浓深情。
“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
在某个时刻,词人猛然发现春消失了,他轻声低唤:春归何处?却不见春的身影,他失落而惆怅。
春天去哪里了?短暂的春天已然远去了,无影无踪,不留一丝痕迹。“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为什么没有将春留住呢?词人懊恼不已,却不知往哪里走。他寻寻觅觅,可哪里都找不到春的踪影。
“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
词人独自寻春无果,只好向旁人问询。
春归难寻,词人仍一路走着,一路找寻着。他轻轻地询问路过的人,并嘱咐着:如果有人知道春天的去处,就喊它到我家里来和我同住吧!春天,春意盎然,百鸟争鸣、万紫千红、河水淙淙、白云朵朵、柳絮飘飞。它是美的、活泼泼的、充满希望的。爱春惜春的词人,极力挽留春天,并诚挚地邀请春天到家里来做客。多么浪漫、又多么深情呢。
“春去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
词人百般求索,仍没有春的消息。最后只好去问取翠柳中的黄鹂。
是啊!春,消失了,无声无息,无法找寻,但似乎又没有走远。
“丁香空结雨中愁”。词人惆怅不已,但仍深情地呼唤着:春去踪迹谁知?春的信使,黄鹂,听着词人的呼唤,也千回百啭了。
“百啭无人能解,因风飞过蔷薇”。
黄鹂百啭千回,仿佛是词人在低语。却无人能解。词人站在“黛瓦青砖”、“半垄宅墙”边,凝神细思。而蔷薇满楼,争相怒放。黄鹂,早已飞过蔷薇那边去了。黄鹂去哪里了?寻春去了吗?一定是的。
“春去春来”。尽管有雷电暗流,谁又能阻挡春的脚步呢。
而黄鹂回时,词人又会在哪里呢?
春已逝,词人深情难消,轻柔呼唤,不断寻觅。从自问自答,到问取路人,再到询问黄鹂。对春,词人不断地寄于希望,不断地追寻。情感渐深渐炽烈。
虢寿麓《历代名家词百首赏析》评论:这是首惜春词。耳目所触,莫非初夏景物,而春实已去。飘然一结,淡雅饶味。通首思路回环,笔情跳脱,全以神行出之。有峰回路转之妙。
词人黄庭坚出身官宦家庭,博学多才。但词人一生坎坷。生活不顺,仕途曲折,被贬十年。可谓“去国十年,老尽少年心”。
人生虽坎坷,而词人并没有放弃对美好事物的追求。“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人生漫长而曲折,又怎能放弃对美好的追求呢。词人恋春、寻春、盼春,正是这一追求的现实反应。这也体现了词人超逸绝尘、倔强狷介的精神风貌。
现在,你看,黛瓦青砖,蔷薇满楼,迎风招展。春天不远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