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4月18日沙龙《如何培养孩子自信心》

(2013-04-18 10:47:06)
标签:

教育

家庭教育

素质教育

应试教育

心理教育

分类: 至善幸福◆活动纪实

    至善小语:本次沙龙由至善幸福公益网络直播,我们的目的是让孩子幸福成长、让家庭幸福稳定、为我们自己和孩子找到一条最适合的教育与成长道路!启发协助每一个孩子找到自己的生命价值!但是单单依靠中心的力量,无法帮助孩子们,中心希望家长与我们配合,改变孩子不好的习惯~!中心希望并不是每次光听沙龙,而是多与我们配合,包括线下配合~!谢谢!

 

4月18日沙龙《如何培养孩子自信心》

 

     一个不管学习好坏、长得丑俊、高矮胖瘦,个个都是趾高气扬、活灵活现的,谁都觉得自己很特别,是个人物。换句话说,这些孩子都特别自信。 做为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个自信的孩子。如何培养孩子的自信呢?
     
一、父母无条件的爱使孩子自信
          
心理学家认为,孩子的自信,对自己作为一个人的价值的肯定,从根本上讲是来自父母无条件的爱(unconditional love)。
  什么是无条件的爱?
  当孩子来到这个世界上,父母会对孩子说:宝宝,无论你以后是健康还是病弱、聪明还是愚笨、听话还是捣蛋、漂亮还是丑陋、学习成绩好还是差,爸爸妈妈都会永远爱你,养育你直至你成为独立自主的人。这就是无条件的爱。仅仅因为你是我的孩子,所以我爱你,和你是个什么样的孩子无关。
  爱孩子,尽情地享受孩子的成长过程,享受孩子给自己带来的快乐,用尊重、鼓励、欣赏、信任的态度对待孩子。有父母的爱在后面支撑,孩子在外面不管遇到了什么,都无所畏惧:我爸妈爱我,肯定我。他心里非常踏实,知道自己拥有取之不尽的力量,可以面对整个世界。
  能做到无条件爱孩子的父母,他们本身也都是自信的人,对自己持肯定的态度,所以不会把自己没有实现的理想强加到孩子身上,或者把自己没有做到的事情逼着孩子去代为完成。他们知道每个孩子各有特点,会鼓励孩子做他自己,扬长避短,相信孩子最终都会成长为一个独立自主的自食其力的人。
  如果父母的爱是有条件的:你学习好了爸妈才会满意,你奥数比赛得奖了爸妈才高兴,孩子心里会怀疑自己,对自己失去信心,并学着戴上势利的眼镜去面对爱与关怀。父母如果不切实际地一再对孩子提出高标准,孩子长此以往会变得紧张、焦虑、患得患失。
  精神科医生认为:那些有心理问题的孩子,多数都能从其家庭教养方式中找到症结。父母对孩子性格和情绪的影响超过了学校和社会。
       
二、尊重使孩子自信
  自信,来自自尊,一个人首先自尊,然后才会自信。自尊是一个人对自己的自我价值的肯定,是内在的,只关乎自己的,是外部环境无法撼动的自我认知。
  自尊最初是来自外界对孩子的尊重。要想孩子自信,首先父母和社会都要尊重孩子。也许他学数学不开窍,但是他人缘好,有领导才能;也许他作文不行,但是他画画好,有艺术细胞;也许他不善表达,但是他体育好。老师和家长要帮助孩子找到他的长处,并创造机会让他的长项得以发挥,从而确立他的自信。
  成年人把小孩当做大人一样尊重:父母进入子女房间要敲门;移动或用孩子的东西应该得到他的允许;任何牵涉到子女的决定应该先和子女商谈;不随意翻看子女的日记或其他隐私……孩子需要这种尊重的精神
一个不被尊重的孩子不仅没有自信,他以后也不知道尊重别人,因为没有人给他示范过。
  教育学家们在深入研究后曾得出结论: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莫过于培养他们的自信心,有了自信,孩子们就会有力量克服人生路上遇到的困难,用努力进取的态度去对待人生。所以在孩子小的时候,父母的当务之急不是让孩子学认多少字,背多少诗,做多少道题,而是要尊重孩子的细小的感觉,给孩子培养出一份自信心来。 
    
三、赞赏使孩子自信(着重讲解)

  每一个人在心理上都有获得肯定与赞赏的需要,如果一个孩子感到自己是被别人赏识的,自己对别人来说是重要的、有意义的,那么他就会自然而然地产生愉悦的、自我肯定的感觉。孩子心智发育尚不成熟,常常根据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尤其是父母和老师的评价来给自己定位。如果他经常被表扬,他的心里就充满了自豪和自信,觉得自己很优秀很特别。相反,如果孩子平时听到的都是训斥、挑剔、责备甚至挖苦,一个小小的过错就被家长抓住不放没完没了地进行批评,他就会觉得自己很失败,什么都做不好,他就会否定自己的能力,产生自卑心理,进而失去对学习和生活的热情。
  因此,家长在生活中应当对孩子多一些赞赏鼓励少一些指责批评,当孩子在某一方面有进步时,千万不要吝惜自己的夸奖和赞美,不要害怕会把孩子给夸得不知天高地厚”“夸得骄傲了,有自信的孩子都是鼓励出来的。当孩子遭遇失败或孩子行为有过失时,不能对孩子全盘否定把他说得一无是处,更不能盛怒之下对孩子拳脚相加,这种做法会严重伤害孩子的自尊心,在孩子心灵上留下创伤。
  家长应该千方百计地挑出孩子的优点、亮点,进行表扬,而忽略孩子不足的地方。久而久之,孩子好的地方就会变得越来越好,长处会越来越长。孩子因为自己的长处而得到自信。
     
如何正确的赞扬孩子呢?

     1.夸具体不夸全部!例如孩子端了一次饭,妈妈与其兴高采烈地表示好孩子,你真棒,不如告诉他谢谢你帮妈妈端饭,妈妈很开心。有针对性的具体表扬会让孩子更容易理解,并且知道今后应该怎么做,如何努力。  

     2.夸努力不夸聪明你真聪明!”——又一个家长惯用的评语。 家长对孩子的每一个进步如果都用聪明来定义,结果只能是让孩子觉得好成绩是与聪明划等号,一方面他会变得自负而非自信,另一方面,他们面对挑战会采取回避,因为不想出现与聪明不相符的结果。     美国的研究人员让幼儿园孩子解决了一些难题,然后,对一半的孩子说:“答对了8道题,你们很聪明。对另一半说:“答对8道题,你们很努力。接着给他们两种任务选择:一种是可能出一些差错,但最终能学到新东西的任务;另一种是有把握能够做得非常好的。结果2/3的被夸聪明的孩子选择容易完成的;被夸努力的孩子90%选择了具有挑战性的任务。 

   3.夸事实不夸人格!好宝宝这样的话是典型的夸人格,家长们会无心地将其挂在嘴边。但是一个很虚无的概念,如果孩子总被扣上这样一顶大帽子,对他反而是种压力。     比如孩子写完作文之后,你可以说:“文章的开头很好,你能想出这样的开头实在不容易;中间的描述能感觉出你经过了仔细的观察。结尾的一句话也比较精彩,用它来点题很恰当……”这样,你把孩子在作文上所花费的辛苦一一说了出来,愉快自信的笑容立刻就会洋溢在孩子的脸上。  如果你没有亲眼见到孩子的努力也没关系,你可以用提问的方式让孩子自己说出努力的过程,这中间不失时机地加以适当的点评,同样可以给孩子一个有益的赞美 .把夸奖当预防针  夸奖不仅仅是事后对孩子的肯定,有时候在预见到孩子对某些事情可能有抵触时,可以事先夸夸孩子,用表扬来打预防针,可能会有意想不到的疗效。  演员宋丹丹在新书《幸福深处》中就有这样一段:有一次儿子巴图生病,我对小阿姨说:“我发现巴图和别的小孩儿不一样,别的小孩儿吃药都哭,可他从来不哭,他不怕吃药。这一点他和别的小孩儿真的不同。然后我把中药端给他。他捧着碗,烧得红红的小脸一副紧张的表情,闭着眼睛一口气就把药喝下去了。我们大家都赞不绝口。从那次起,多么苦的药他都不怕。  

试试这样夸孩子  

有益的称赞:我喜欢你的卡片,很漂亮,也很风趣。  

(孩子的感觉):我的品味不错,我可以信赖自己的选择。  

无益的称赞:你总是这么体贴。 

有益的称赞:非常感谢你今天洗了盘子。  

(孩子的感觉):我很负责。  

无益的称赞:你比其他人做得好。  

有益的称赞:你的作文有几个新的想法。  

(孩子的感觉):我也可以有创造性的。  

无益的称赞:你写得不错,当然了,你还有很多地方需要学习。  

描述性的语句以及孩子由此得出的积极结论是精神健康的基石。孩子从我们的话中对自己作出结论,事后还会默默地对 地对自己重申。会使他们对自己及周围的世界抱有积极看法~! 
  四、信任使孩子更自信

  做父母的常常会有意无意否认孩子的感觉,说出不信任孩子的话语。比如孩子说太热了,不想穿外衣,我们会斥责孩子:热什么热?妈妈一点都不热。孩子想帮忙端盘子,妈妈马上说:你端不稳的,看把盘子给打了。如果孩子抱怨功课难,我们会说:怎么别人会做就你不会?你一定是上课没有好好听讲。孩子要尝试一件新事物,有的父母会说:得了吧,你那两下子我还不知道,别丢人现眼了。
  甚至孩子成人了要找对象,父母依旧不放心孩子的眼光。孩子在父母眼里永远都是嘴上没毛办事不牢的人,连父母都不相信孩子的判断能力,他的自信从何而来?

  父母在孩子小时候一再否定孩子的想法做法,就把孩子的自信心和独立性一点一点地扼杀掉了。
  所以,作为父母,要信任孩子的感觉和判断。如果孩子说热不肯穿外衣,那么摸摸孩子的小手是不是很热。可以替他拿着外衣,等到他需要的时候再给他穿上。他觉得课程太难,和他一起分析难在什么地方,找到症结,帮孩子解开。他想尝试任何事情,都给他机会让他去试,给他充分的信任和学习的机会。
  自信,一个人真正内在的自信,是从小培养出来的,而培养的最重要的方式就是父母以身作则,自己先对自己的小孩有足够的信心:不管孩子是否得过奖,不管孩子的考试成绩如何,不管孩子学的是哪个专业、上的是哪个大学,甚至不管他上没上大学,只要孩子有良好的品德修养,知道自己现在在做什么,将来要干什么,并且踏踏实实地追寻着自己的理想,那么,他就会在未来的世界里开发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空。
  真正自信的人,不靠学历、工作成就、金钱、外貌这些外在的价值支撑,他自己认定自己的价值,内心的平和正是来自于此。

 

PS:如果有任何关系孩子习惯的问题,可以发邮件:zhishanxingfu@126.com 我们将搜集大家的问题,归类后,尽可能组织现场沙龙~!(西安地区) 共同帮助孩子成长!

本期至善幸福网络沙龙系列,主讲孩子习惯问题,沙龙都以分析孩子如何产生不好的习惯,我们相信,只有知道为什么,才能知道如何解决~!本系列详情参见:http://blog.sina.com.cn/s/blog_71d1724e0101iezz.html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