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刿论战》复习教案
(2013-11-17 20:29:07)分类: 向娟语文教案 |
教学目标:1、学生回顾文言文内容,积累、理解并掌握文中重点文言词语。;
2、正确背诵课文并流畅翻译文句。
3、运用相关方法,解答文言文阅读。
重点难点
难点:运用相关方法,解答文言文阅读。
过 程 设 计
教学环节
一、基础知识练习
(一)通假字
•
(二)古今异义
•
•
•
(三) 词类活用
•
•
二、篇章理解
•
①“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②“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③“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
•
三、经典例题
(一)庄公认为可以作战的条件有哪些? 曹刿认为其中最重要的是什么?(3分)
•
•
•
•
•
•
(二)请用自己的话概括:“肉食者的鄙”表现在哪里。
•
•
•
(三)、思考课文内容
(1)“曹刿请见”的原因是什么?
(2)表现鲁庄公取信于民的句子是哪句?
(3)文中的“将鼓”“将弛”表现了鲁庄公什么?“未可”“可矣”表现了曹刿什么?
(4)曹刿分析取胜的原因有两条:一条是选择有利于进攻的时机,即文中的哪一句?一条是把握有利于追击的时机,又是哪一句?
(5)曹刿认为弱国怎样才能战胜强国?
四、逐段问题
(一)读第1段回答下面问题
1、“十年春,齐师伐我。”都交代了什么?
•
•
•
2、请简析“十年春,齐师伐我”一句在文中的作用。
•
3、从哪句话可以看出齐鲁长勺之战中,鲁国是正义的一方?
•
4、阅读第①段,说说曹刿为什么要提出“战则请从”。(2分)(2010一模)
•
5、曹刿和鲁庄公对话的核心内容是什么?
•
6、文中“忠之属也”具体指的是:
•
7、依次说出庄公进行战争的三个条件(用原文答)
•
8、用自己的话概括地说说,鲁庄公认为战争可以凭借的几个作战条件分别是什么?
•
•
•
9、曹刿与鲁庄公的对话体现了他什么样的战争观?
•
10、曹刿认为此次作战的先决条件及表明这一条件的具体内容各是什么?
•
•
11、曹刿是怎样肯定第三个条件的?(用原文回答)
12、用原文回答:战前,曹刿的“乡人”阻止他拜见鲁庄公的理由是
13、其乡人曰:“肉食者鄙,又何间焉。”对刻画曹刿这个人物有什么作用?(06东城一模)
•
14、曹刿与“其乡人”的对话是否多余?请说说你的见解。(3分)
不是多余的(1分)这一对话,点明了曹刿拜见鲁庄公的原因,(1分)同时也显示了他不同于一般人的远见卓识。(1分)
15、曹刿请见的直接原因和根本原因是什么?(用原文回答)
•
•
16、文中表现曹刿积极“参与”精神的词语是:
•
17、曹刿为什么拜见鲁庄公?
•
•
18、请分析“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一句在文中的作用。
•
•
•
19、从文中“曹刿请见””乃入见””战则请从”这几句话可以看出曹刿是一个怎样的人?
•
20、选文写乡人和鲁庄公的见识浅陋是为了反衬曹刿的
爱国热情;深谋远虑
(二)读第2段回答下面问题
1、结合文章说说曹刿卓越的军事指挥才能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简要概括。
•
•
2、从曹刿协助鲁庄公指挥长勺之战的经过,可以看出他具备什么样的战术思想?
•
•
3、写了哪两件事?
•
4、围绕这两个内容,作者怎样用对比的方法表现出曹刿与庄公不同的指挥才能.(用原文)
•
•
•
•
(三)读第3段回答问题
1、齐人三鼓,为什么刿曰可矣?
•
2、反攻的最好时机是什么?
•
3、公将驰之,刿为何先说未可,后来又说可矣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视其旗乱,望其旗靡.”
4、追击的有利时机是什么?
辙乱旗靡之时。
(四)读2、3段回答
1、曹刿在作战中最为典型的慎重之举和它产生的原因分别是什么?(用原文回答)
•
•
2、曹刿“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的目的是什么?(用自己的话回答)
•
3、“公将鼓之,刿曰:未可”。曹刿作出这个决定的根据是什么?(用原文回答)
•
4、为什么在“齐人三鼓”时刿曰:“可矣”?
•
5、证明曹刿指挥正确的是哪两句?
•
•
(五)整体问题
1、.写出曹刿判断追击“未可”与“可矣”的理由。(用原文回答)(2分)
•
2、文中能具体证实曹刿“肉食者鄙,未能远谋”这一看法的语句有哪些?
•
•
•
•
•
•
3、《曹刿论战》全文详写了什么?略写了什么?为什么这样写?
•
4、本文所加题目为“曹刿论战”,请从“论战”的角度概括三段大意。
•
•
•
•
5、从全文看,曹刿的”远谋”体现在哪些方面?
•
•
6、通读全文,结合文章谈谈曹刿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
•
•
7、从全文看,庄公和曹刿的对话都涉及了哪些内容?
•
•
•
8、文中说“肉食者鄙”,你从哪里可以看出这一点?请结合全文内容简要回答。
•
•
•
9、从全文看,鲁国以小胜多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
•
•
10、请列举这篇文章最主要的写作特点,并结合文章分析其好处?
•
•
•
•
11、请选取文中的一处细节描写,并分析其作用。
•
•
•
•
12.请谈谈你对鲁庄公这一人物的认识。
•
•
•
•
13、鲁庄公的两次答话能看出他具有怎样的特点?为什么?
•
14、文章主要从那些方面塑造曹刿这个人物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