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养生学堂<说粥>》系列已经播出好几期了。在这里将最近几期的五谷养生粥总结一下,发给大家。有时间的时候,自己给家人熬一些。相关的内容微博里也有,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关注我们的微博@我们,我们会持续更新一些更好的内容给大家。
【粳米粥】
粳米既大米。 取粳米(大米)50
克,加水慢火煮成粥即可。对于病后体弱者宜选择进稀粥。
粳米粥性质平和,具有健脾益气、滋养胃肠之功效。对于肌肉消瘦、脾胃虚弱、不思饮食、消渴、泄泻下痢等多种情况,有很好的调理作用。
【焦粳米粥】 做法与粳米粥相同。
中医学有“焦香健脾”之说,若选择焦粳米可煮成焦粳米粥。用焦香的炒粳米(大米)煮粥,可治婴儿吐奶,对保护胃黏膜,促进胃部溃疡面的愈合有一定的效果。
【红粳米粥/黑米粥】
做法与粳米粥相同。赤者益脾而白者益胃;取红粳米煮
成的粥。
红粳米又名黑米、黑粳,煮粥呈紫红或紫黑色稠厚,有特有的稻米香。经常喝红粳米粥健脾胃。
【糯米粥】
取糯米60
克,加水如常法煮成稀粥。可作早晚餐用。
糯米粥尤其适于脾胃虚寒、久泻食减、食后吐泻、肺虚咳嗽、自汗、消渴溲多霍乱利泻等症,有很好的调理功效。
【糯米麦粥】 取糯米30 克,小麦(浮小麦为宜)30
克,加适量,共煮成稀粥,临熟时可根据个人口味加入适量的白糖调味。
糯米麦粥养心神、敛虚汗、补肠胃、强气力。无论早餐晚餐都适用。对于小儿脾胃虚弱、自汗神疲、神经衰弱、妇女心神不宁等症有很好的食疗功效。糯米麦粥煮制一定要等米烂麦熟,能增加功效。
【小米粥】 取小米50
克,如常法煮粥,可加糖调味。晚餐温热食之。
栗米粥补中益气、和脾益肾、清热通淋。脾胃虚弱者特别适合服用栗米粥。脾胃虚弱表现如不思饮食、消化不良、虚汗乏力等。
【黄米粥】 取黄米60 克,加水文火煮粥,中途放入葡萄干20
克,待米烂粥成即可。
黄米粥具有清肺除热、和胃健脾的效用。适宜于肺瘩低热、盗汗的食疗调养,可用作早餐晚餐食用;黄米黏滞不易消化,多食易致黄积不宜多食。湿热内盛者也不宜多服。
【高粱米粥】
取高粱米60
克,如常法煮粥,供早餐食用。高粱米耗火不易煮烂,煮粥时间要长,需要慢熬久煮。
高粱米粥和胃健脾、止痢、消积食的效用,对脾胃不和引起的一系列症状如食后呕吐、湿热下痢、大便溏软、小便不利、消化不良等有很好的功效。但对于习惯性便秘的人群不宜食用。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