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周刊》一直是我很喜欢的杂志,从它创刊的时候,异形本的时候,就如此。后来,因为各种原因,变成断断续续的关注,越来越少买了。再后来,前几年开始,发现了它出的《世界观2009》这个系列,年份是不断变换的,每年一本。小开本的书,有点象工作手册的规格。今天去书市,买了四本书,包括这一本《世界观2011》。
我喜欢每年都买一本,不是为了收藏。其实,就是为了看里面各式各样的人,各行各业的人,坦露心扉地表达心里的观点。这些文字,都很从容,没有做作,没有匆忙的遮掩,都是自然的流露,内心的情感,像是在下午三点的咖啡厅,听朋友们聊天或是讲故事。这个时候,我特别不喜欢别人打扰我,就像当我在聚精会神给患者辨证身体的时候一样,不喜欢被打扰。很多灵感,都是因为专心而出现的。我们都是普通的人,这一生,时间有限,总不能认识每一个人,做每一件事情,去每一个想去的地方,而借由书,就比较容易地进入一个又一个完全不同的心灵和思考中,这种感觉,就像是参加一次陌生的聚会,听好多人说话,了解不同的人,共鸣、感慨、惊讶和莫名其妙,个中滋味儿,慢慢体会。这一点,也像是每天的工作一样,检诊不同的人,腹部、脐部、背部......
每当这个时候,我常常有一种出窍的感觉,忘了身边的所有,你会和躺在你眼前的这个身体,有一种交流,当手触及他的身体的时候,会感觉到平时感觉不到的东西。早晨看南怀瑾老先生的《列子臆说》,也颇多感慨,其中一个小故事说的与此相关。正回味哪,结果白天看了这本书了,似是天意。
许多朋友喜欢中医,想学号脉、检诊,但苦于无法入门,其实,读一本好书,反反复复地读,终会有所悟,专心,凝神,一定会忘我的境界里,找到惊喜。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