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好多人问,圣益调理效果这么好,是不是有什么秘密功法。随后我在节目中详细讲解中医诊法,不想却引来更众人的关注。大家对节目中讲到的望诊、脐诊等古老诊法充满神奇的期待。这是意料之外的事情,但更是意料外的。毕竟诊法比较专业,并不似对病症的描述,一个一个活生生的真实案例,大家可以对号入座,诊法相对比较抽象,也不是平常百姓所能深悟的。可是,不成想,关注的人如此之多,电话爆掉了。
大家比较熟悉的,就是中学历史课本提到的望闻问切这四法。也都是老师泛泛的提到,毕竟历史老师也都不懂得中医,这也难怪。古籍早就提到“望而知之谓之神”,可见望诊有着神奇的魅力。一望而知病,的确在普通人看来比较神奇,这需要医者具有深厚的修习功底。已故名师李阳波,具备“闻之而知病”的诊法,这也不是现代中医能企及的。中国几千年的积淀,中医诊法已然走下神坛,为更多百姓所了解。但毕竟,现代中医,所依靠的,还是一个脉诊法,小小寸口,三部九侯,而知全身之病,虽没有现代仪器设备的探查,却早已将五脏六腑洞悉心底。这是中医的“技”。酷爱中医的人,经过对年的修习,也可以逐渐掌握,也没什么难处。
我想,之所以大家感兴趣,还是源于对自己身体健康的关注。太多的失望,太多的欺诈,导致很多人对医生和药失去信心,但身体的问题,毕竟还要解决,所以,失望中,不断地寻找新的希望。打来电话,就是想探求解决问题之道。
在圣益,诊查辩证一个人的身体状况,大概要用到半个小时。不用仪器,我们把经络仪早已束之高阁,而完全凭借人的经验,来辩证五脏六腑的状况,这的确是个耗气力的差事。尽管大家觉得望诊很神奇,但是,望诊也仅仅是我们诊法辩证中的一个方法而已,其实,每个诊法,悟到极致,都有很好的作用,但是,数种诊法合参,往往有更确切的辩证。其实,如果说圣益有什么诀窍的话,这就勉强算是吧。
如果大家有在按摩院、美容院或者其他养生机构打过交道,调理过身体,那就回忆一下,化在你身上的“诊”的时间,是多少,诊的方法有多少,诊的结论是否精准。这次去上海和浙江金华,去和回,都在上海短暂停留,造访了多家中医和经络调理机构,虽有好多名声在外,但是,一经交手,深感失望。因为有一路同行的朋友,算是假冒患者,也算是诚心体验,来到一家机构,只有脉诊,手一搭,剩下的,全是问诊了。手刚一搭,文化就出来了,熟悉的文化套路,大约7分钟,全是问话,结果,这个诊查,不是诊出来的,算做全是问出来的。然后就下方开药,给出经络调理方案,我拽着朋友起身离开了。中医的诊法,不该是这样的,诊不对,辩证不对,治病就无从下手。
很多时候,患者一落座,就开始讲自己的病痛,往往医者就被误导。比如心脏难受,比如肝火旺,这些词儿都是概括性太强、太宽泛的结论。张仲景在《伤寒论》中,关于“心下痞满”的论述,实际上,有好多时候,是来自胃气不降导致的,中焦气机不调,导致心下痞满,出现心悸气短的征象,简单地当做心脏病,心血不足来辩证,就相差太远了。而许多虚火旺的人,出现咽炎、口舌生疮等征象,被大家普遍当做是肝火旺的描述,真正的原因有好多,比如心火旺,比如肾阳不足,常会引发体内多重“炎症”型问题,吃了败火药或者是抗生素消炎,却总是反复,但根源不是炎症。
中医诊查患者身上的病症和亚健康问题,首先是要亲自探查患者身上出现的各种征象,比如脉象,比如脐象,比如身体各个部位的征象。因为,现代医学总结的四万多种病名,在中医而言,人只有五种病:肝心脾肺肾的病,就是五脏的病。这叫归脏,也叫落脏。打比方说,一个人,颈椎冷凉僵硬,除了局部受风受寒,还涉及肾经和脾经,这就需要医者仔细辩证,才能得出结论,否则的话,调了,当时好点,随后就复发了。没治好的病,都是没有准确落脏而导致的。落脏,实际上就是找到病根儿。来圣益检诊调理的刘先生,左手肘以下直到手指尖,在夏天都冰凉,凉到自己从心里难受。走过好多地方,访过很多名医,吃过很多重要,就是不好。而在圣益经络,一个周期,就调理好了。圣益真的神奇?真的有什么秘法?没有。你只有好好地辩证,好好地落脏,才能找到病根儿。当然,调理的方法也很重要,但是,毕竟,调理之前,辩证检诊更重要。要不然的话,那么多药吃过了,为什么还是不好?为什么那么多人调理过他的身体,他为什么就是不好呢?其中原因,要仔细地悟。往往看似疑难的征象,解决起来,都是小小的办法。仔细地辩,就没有什么疑难杂症。所谓疑难,就是好多人没有辩证出根本,所以,乱吃药,乱投医,结果就是失望而归。
我们用到的诊法,包括望诊、手诊、眼诊、舌诊、脉诊、腹诊、脐诊、背诊等,根据需要,仔细辩证,这是要务。我说过,经络调理绝不是按摩,虽然它用到一些按摩的手法。边诊查边调理,边调理边诊查,这才是核心。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