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关于中医九型体质系列,我重新开讲,好多朋友都在关注和收听。圣益经络的电话39895584每天都在忙碌着,请求帮助辨证体质的,预约时间来调理的,异常的忙碌。为什么大家这么关注这个系列的讲座?为什么这么多人预约调理身体?我陷入了很深的思考!
好些听友生在处于身体的无奈和痛苦中,有时候会电话聊很久,我不烦,因为理解大家。医佛同源,善为根本。其实,最好的治疗,是从心的调理开始的。好多老年人,我告诉他们一个泡脚的方子,老夫妻两个会打来3、4个电话来询问,因为他们老了,记不住,但又怕我烦,就说了好多客气话,连连说着对不起,这让我心里很不安。我想起了我的父母,想起未来我自己老的时候。
这几天一直在收看一整套关于民间中医的系列资料,很是感动。这才是中国医学的魂。中医,其实就是来自民间,这是本。
关于传统文化的弘扬,一直是我在思考的问题,究竟该怎么做才能把传统文化向大众普及?去年,我在率先在电台里开讲了体质养生系列话题,反响还不错。最近开始第二次讲座,比过去更细致、更深入了。之所以开讲这个话题,就是要做一个普及教育,要像了解吃饭睡觉一样,了解自己的体质,这样,才可以开启养生的根本,否则,就是盲从。只有知道自己的体质,才能更好地治未病,才能更好地安排饮食起居。
针对好多朋友对自己体质无法判断的问题,我在这里给出几个策略,看看是不是能帮到大家。
1、大多数人的体质,都是好几种体质复合在一起的。但一定有一个主要的体质。
2、体质的辨证,基本上都是看形体、看舌象、切脉、看二便、看体温等综合判断的,不能一个现象就得出一个结论,都是要综合起来看的。
3、很多体质都和人的个性相关,所以,个性的塑造,特别是对小孩子的优生、优育,是从根本上把控和调理体质的重要环节。
4、体质关乎一个人的健康与疾病,所以,它事关全民族的健康体质。如何将更多的妈妈们教育成健康专家,这是最根本。如果孕前不好好准备,孕期管理不当,都会导致孩子未来体质的偏颇,出现偏颇,实际上就为孩子们未来的阴阳失调、气血失衡预埋了严重的导火索。
5、体质和生活方式有重要的关系。所以,想要改变体质,就要从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入手。
6、如果是脾胃方向出现问题了,就不要首先考虑服药,而必须考虑外治。
7、体质出现问题的时候,没必要担心,了解体质的最核心,就是要实现上工治未病,所以,体质养生,是未来的重要方向。
8、有些交错的纠结的现象,自己比较难以判断,而在电话里向我咨询的话,有些也不敢轻易下结论,所以,最好的方式,是预约的体质检测。俗话说:看过才知道。所以,请大家理解。不过,体质的检测和判断,目前是免费的,您不必担心。
在我的想象中,通过电台的节目,来培训所有的女性,让所有的女性成为好妻子、好女儿、好妈妈,这样,就建立起以家庭为核心的养生模式,而且可以传承下去。中国的民俗,也正是仰仗家庭,才代代相传的。所以,未来我希望办更多家庭养生讲座,教大家艾灸、小儿按摩、经络按摩养护心脑血管、糖尿病等,这样,我们的节目就更有意义了。其实,从现在开始,能改变一代人的话,就改变了未来民族的生活方式,这个事情,挺大,但只要做了,就有希望。
现在的人们,说起子午流注、五行五季、五运六气、中药治疗感冒等,都望而远之,因为大家都认为那是医生的事情。而实际上,这些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内容,没有什么玄妙,了解一些,当然就有好处。前一阵子去北方几个城市,和好多中老年人沟通中医养生,其中一位大姐,56岁,我看了面诊、舌象、手诊之后,告诉她:你肝气郁结很厉害。她回答说:我没什么愁事儿,怎么会肝气郁结啊,不可能。我请她躺下来,十指触及她的腹部,做指针检查,在左侧肋下触及气结,约杏核那么大,她说自己不知道,经常摸腹部,也没发现啊,完全是不信任的感觉。我说你大概在5、6年前生过一次大的气,非常大,这就是留下的根儿。结果她想了半天,拍了大腿,告诉我,是5、6年前,她丈夫在外面有人了,她一气之下离家出走,回了娘家,两天两夜没合眼,后来丈夫回心转意,这件事情就过去了。她很惊讶,说连这个事情都能检查出来?!其实,身体气机是不断变化的,当出离愤怒的时候,身体在瞬间会发生变化,导致局部淤阻,出现毒素,没有及时排除体外,就形成了气结。气结的位置是不同的,有点时候,是过度伤心,心疼之后,会在剑突下出现心结;当长期肝克脾之后,会在脾的虚位上,出现痰结,肚脐部位出现冷结,时间久了,就出现各种病痛。如果叫会大家一些常识,就不会像上面那位大姐那样,生完气,结果吃了东西,没有及时疏肝理气,毒素就淤阻在那里,未来很可能会出现体质上巨大的变化,并且引起肿瘤等问题。但如果及时发现了,就会用指针疗法将其散开,排除隐患,就没问题了。所以,普及传统文化,真的很重要。
另外一个例子,是去年,大概也就是清明前后,邻居对门老人抱着外孙子出来,正巧碰到,我就问他,孩子是不是身体不舒服,因为我已经连续十多天听到他们的外孙半夜起来哭闹。看了舌苔,口水横流、舌中发黄,显示脾胃有积热,脾湿过大,一问更加验证我的判断:孩子不愿意吃饭,总感冒。后来告诉老人家去推拿按摩,做小儿推拿,结果两位老人第三天敲门,高兴地得告诉我:第一天晚上就不哭了。其实,疼爱孩子,一定要了解孩子的身体,不要以为宠爱,而是知道孩子的基本状况,然后选择有效的方法,就好了,简单的很。老人家也告诉我,打了好多吊针,吃了很多药,总是不好,医院也无能为力。结果,小小的推拿就解决了问题。我们节目的一句开场白说:弘扬传统文化,回归自然养生本源。目的就是这个。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