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观“思维地图,在幼儿园运用的适宜性”有感

(2023-10-27 08:49:00)

今天我们聆听了苏州市教研活动直播“思维地图,在幼儿园运用的适宜性”,可以说帮我逐步理清了思维地图的核心概念,了解了思维地图的价值和意义。幼儿运用线条、箭头、圆圈导图自由绘制,让意识到,思维地图的出现能把幼儿思维中的零散的信息进行归纳整理,从而提高幼儿的思维能力。思维地图下展示出的多元表征,让我感受到了儿童的力量,更感受到了教师有力的支持,看到了在有效师幼互动中幼儿思维的发展与螺旋式上升的经验生长。

印象深刻的是其中展示的一个小班案例改变了我以前认为的“小班幼儿不参与,难参与、形式化参与”的固有思维,让我看到了即使是小班的孩子,也拥有一百种可能性。今天的研讨中,也让我看到了思维地图的多样性,我们在引导幼儿制作思维地图时要注意形式和内容都需要符合幼儿的年龄段,如小班要简洁明了,一下子看清楚,而大班则要保持一点复杂性和多样性,并在探究中有适当留白。

总之,今天的研讨让我懂得了教师不能用成人的思维、线索制定板块和内容,让幼儿像填空一样将图画填进去,这并不是真正属于幼儿的想法,反而会框死幼儿的思维和创造。教师应该站在幼儿的立场,充分尊重幼儿,引导幼儿学会思考、学会表达。同时一日生活中思维地图的运用是无处不在的,但又不是一成不变的。这就需要我们不断修正、完善,在此过程中,让自己和幼儿的思维不断蜕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