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疫情期间家园共育的行动、反思与共识”观看心得

(2022-05-06 10:43:54)

突如其来的“疫情”,让我们的幼儿园生活还未开启便不得不被按下了暂停键。疫情期间幼儿园实施居家指导服务,是一个新的形式,也是一种挑战。为了让幼儿们“宅”家也有所进步,我们老师每天都会在班级群给孩子们提供优质的资源分享活动以及生活、劳动方面的指导。除此以外,3~6岁幼儿由于缺乏生活经验,对事物的理解能力还较弱,因此对疫情的认知还很懵懂,易产生焦虑。在居家指导期间我们要有意识、有针对性地发现幼儿的焦虑、不安等问题,并指导家长和幼儿解决相关问题,最大限度地保证幼儿的身心健康。

首先,我想说说我们在居家心理疏导方面的一些做法。疫情期间,我们积极开展幼儿园线上心理指导活动。包括推送优质绘本及科普知识,创设心理疏导的平台开展“爱”的连线家访活动等。通过这些形式的活动,帮助幼儿减少恐慌情绪,保持良好的心态

但是,听了今天的研活之后,我才发现疫情期间的心理疏导光靠这些是不够的,我们还要引导家长一起关注孩子,家园携手才能更好的为孩子服务。那么,家长如何关注孩子,开展心理疏导呢?

1.情绪自查,避免消极情绪家庭“传染”。

幼儿的情绪极易受到周围成人的影响,所以父母要做好自身的情绪管理,对于政府采取的各项防疫措施要正面理解和应对,不要过度焦虑和紧张,注意营造安全、和谐的家庭氛围。

2.科学认识疫情,不信谣、不传谣

倡导家长通过官方途径,获取真实的信息,科学认识疫情。不要凭空臆想和错误解读,避免无谓的恐慌。不要长时间播放电视新闻和谈及疫情相关话题,建议把对幼儿来说过载的信息放在他们睡后再谈论。

3.温情疏导,给予幼儿安全感

多与孩子身体接触:抚摸、一个拥抱、牵手、一个亲吻,都能给孩子传递安全感,给予他们心灵上的抚慰。如果孩子的情绪较为压抑、郁闷,此时不要去压制他们,可以通过说说心里话、绘画、运动等方式来疏导,引导他们说出心里的话,宣泄心中不良的情绪,激发孩子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4.高效陪伴,增加亲子关系

规律和有秩序的生活能增强幼儿可控、可预期的感觉,也是帮助孩子恢复和建立安全感最有效的方式之一。所以家长们可以陪伴孩子一起按照幼儿园提供的“居家期间一日作息安排表”上的内容正常规律起床、吃饭、睡觉,合理安排好学习和娱乐的时间。

但是,“陪伴≠高质量的陪伴”不管多忙,都要抽出时间,全身心陪伴孩子,多和孩子互动,如阅读、画画、听音乐、做运动、做美食等,又能锻炼身体,还能增进亲子关系。

以上,就是我对于疫情期间幼儿居家心理指导的一些想法,相信在家园的共同努力下,我们一定能够让孩子在疫情下仍有所收获!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