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在孩子一生成长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是孩子认识自然和社会、获取知识和经验的主要方式,是孩子完善人格、提升自我发展空间的有效途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幼儿语言的发展对其他领域的学习与发展有重要的影响,家长、教师经常和幼儿一起看图书、讲故事,能丰富其语言表达,培养阅读兴趣和良好的阅读习惯,能进一步拓展学习经验。而且再过几个月,大班的孩子们就要结束幼儿园的生活升入小学,从幼儿园进入小学对学前幼儿来说是人生的一大转折。因此,居家生活期间,引导幼儿开展阅读计划我觉得十分有必要,特别是对于我们大班幼小衔接的孩子来说,良好的阅读习惯对他们受益终生。
一、阅读环境准备
创设一个良好的阅读环境。阅读环境包括二个方面的含义:一是指阅读的物质环境。如:在家中为孩子选择一个光线明亮的房间或角落,放置一张书桌或者铺一张毯子让孩子坐下来,就有一种安静舒服温馨的感觉,这样能让孩子专注与此。二是指精神环境的熏陶。要培养孩子的良阅读兴趣,首先是家长经常在阅读,以此为幼儿树立良好的榜样。
二、阅读计划的内容
幼儿和家长共同商量阅读计划包含哪些内容,以幼儿喜欢的方式共同制作阅读计划。
阅读计划的内容,可以包含阅读数量、阅读书目、阅读日期、阅读时长、我喜欢的故事情节、续编故事情节、家长评价、自我评价等等内容。阅读数量可以是幼儿一周计划阅读的书的数量与幼儿一周实际阅读的数量;阅读日期和时间可以让幼儿自己比较每天阅读的时间长短,在下次制定计划时根据自己情况有所调整。阅读书目可以是幼儿与家长共同筛选的幼儿感兴趣的图书,种类尽量丰富,体现幼儿主体性。在“我喜欢的故事情节”中幼儿可以绘画出自己喜欢的故事情节,在翻看计划时能回忆并讲述,锻炼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家长评价是家长对幼儿阅读情况的评价,画上1-5颗五角星或者小红花,当幼儿达成目标得到一定数量的星星时可以兑换一些奖励,进一步激发幼儿阅读兴趣,提高幼儿对阅读的积极性与期待感。
阅读计划应该体现幼儿的主体作用,幼儿想阅读什么,想怎么读,喜欢其中什么情节、阅读的收获等,可以在阅读计划上体现。每当孩子阅读完,可以鼓励他们涂涂画画,完成相应栏目。每到周末,可以翻看自己的阅读计划,回忆阅读的图书,引导幼儿复述故事内容,续编故事情节,进一步提高幼儿阅读能力。
三、阅读计划的形式
纸质的阅读计划。每周阅读计划是幼儿与家长共同完成的一个培养孩子阅读兴趣和读书习惯的计划。使用纸质的幼儿可以自主利用绘画、标记、符号等方式来进行阅读计划的制作,可以充分调动孩子们积极性,有利于幼儿动手能力的培养,也培养了孩子的独立性,更有效加强了幼儿与家长之间的亲密沟通。
电子的阅读计划。电子档可以根据幼儿阅读情况进行灵活的调整,可以穿插视频、照片等资料进行记录。并且纸质的计划不易保存,容易丢失、破损,相较于纸质计划,电子档更易保存。
阅读计划使用纸质还是电子档各有优势,不能一概而论,每个家庭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形式来制作独一无二的阅读计划。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