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萱草

(2019-06-30 01:19:34)
标签:

杂谈

门外的黄花又开了,既可以观赏,又可以食用,是亦花亦菜,这花就是黄花菜,别名很多,金针、萱草、忘忧草等等。

萱草

最近迷上了《诗经》,倒不是觉得如何的爱诗,只是感觉诗经里有好多植物,对于侍弄花草的我,想明白古人是如何对待花草树木的,又赋予了各种植物什么样的文化内涵。

萱草

翻看《论语》,孔子说的一句话特别有意思,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前部分说的到不重要,重要的事最后一句,“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这也正是我看《诗经》的最初动力。《诗经  卫风.伯兮》有诗一句:“焉得萱草,言树之背。”要了解这里的意思,还得看全诗:

伯兮

作者:佚名

伯兮朅兮,邦之桀兮。

伯也执殳,为王前驱。

自伯之东,首如飞蓬。

岂无膏沐?谁适为容!

其雨其雨,杲杲出日。

愿言思伯,甘心首疾。

焉得谖草?言树之背。

愿言思伯。使我心痗。

这里的谖草,就是萱草,不知何时起,人们认为食用萱草的花能使人忘忧,这诗的作者就取这个意思。翻译成现代话就是:

萱草

阿哥壮健又威风

保卫国家是英雄

阿哥手执长兵器

为着国王打先锋

自从阿哥去征东

无心梳洗头蓬松

难道没有润发油

讨谁欢心整妆容

好比久旱把雨盼

偏偏老是大晴天

一心思念阿哥回

想得头疼也心甘

哪里找的忘忧草

找来种到后院中

魂牵梦萦想哥回

思郎成疾意难通

萱草

可见,在古代,萱草就有了使人忘忧的说法,这就是萱草的第一个文化内涵。

再后,古人就有了游子植萱草于堂前,意为莫让母亲思儿忧伤,也取忘忧之意。

萱草

孟郊《游子诗》:

萱草生堂阶,

游子行天涯;

慈母倚堂门,

不见萱草花。

所以,萱草就被称为母亲花,文人也常常用萱堂来表示母亲,这就是萱草的第二个文化内涵。

如今,多数人都知道金针是美味,也知道外国人所说的母亲花康乃馨,却不知道中国人有自己的母亲花,更不知道中国人也有忘忧草。中国文化在我们这一代出现断崖,西学渐进,实可悲!

萱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凌霄花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