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阶段工作总结
(2022-05-28 16:34:10)第二阶段工作总结
在实施方案和第一阶段准备工作的基础上,我们在第二阶段加强理论学习,同时积极参加教研活动,做好家园协作,开展和组织有利于培养幼儿合作意识和能力的活动,分析、反思和总结,形成了较有说服力的实例和资料论证。
在第二阶段的实施过程中,我们更加强烈的认识到单独的行为参与不利于幼儿高层次思维能力的发展,只有积极的情感体验和思维交流,才能促进幼儿全面素质的提高;如果不善于和他人合作,将不同的知识加以交流、综合、提高和应用,就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求。
“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所倡导的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在促进幼儿间的情感交流、互帮互学、共同提高,发挥幼儿学习的主动性方面起着积极的作用。作为教学中的引导者、实施者,我们应该有意识、有目的、有方法的去组织幼儿开展有效的合作学习方式,成员都应该有强烈的合作意识。
本课题的研究,旨在建立合作学习要确立明确的目标意识,强烈的竞争意识,自觉的主体意识,协作的团队意识,合理的评价意识。让小组在自己目标的引领下,团结协作,相互督促,共同提高。基本做法:
1、加强理论学习,提高认识。
2、将幼儿的个别差异作为一种积极的教育资源加以利用,实施动态分组教学。
3、把研究的重点放在教学中。
4、灵活运用,构建新的教学模式。
经过实践,合作学习意识的培养已显示出如下优越性:
1、合作学习有利于发展幼儿的社会知识性。
教学过程中的人际交往,可以帮助学会正确认识自己和评价他人,有助于克服自我为中心,同伴间的经验及同伴间的交流活动的规则更有利于幼儿接受,能有效地培养幼儿的规范意识、合作意识、责任感及团结合作精神,培养合群性、利他性和社交技能。
2、小组合作学习意识的养成有利于教学的多边互助,使每个幼儿都获得平等参与的机会。小组合作学习,增加了个体与个体、个体与小组、小组与小组、幼儿与老师之间的交流机会,幼儿获得的表现机会要比传统的教学方法更多得多。
3、合作学习有利于照顾幼儿的个别差异,使每个幼儿获得成功的体验。
实践中,我们发现幼儿合作的好,他们拼摆积木的速度也就快,他们干什么也就得心应手,拼摆中间他们会互相谦让。还发现越是合作的不好,他们就会乱抢别人手中的积木块。看到合作不好孩子愁眉苦脸的样子,我们的心里也很难受,这与教师平时是否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有很大关系,这也增强了我们对课题研究的信心。
通过本阶段对大班幼儿观察与分析,我们一致认为,大班幼儿合作意识有待提高,我们也需要有计划、有目标,一步步悉心培养,以此逐步提高孩子的合作意识。一是多为幼儿设计能体现合作的游戏,让幼儿游戏中感受合作的好处。遇到幼儿发生争执时,教师要及时解决,让幼儿明白什么时候该如何做。二是帮助家长改变自己的教养方式,密切配合幼儿园培养幼儿各方面的行为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