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约翰逊传》书评

(2006-01-07 00:15:00)
标签:

杂谈

分类: 诗歌生活
读完《约翰逊传》,意犹未尽,很想写点东西。不过没读他什么作品,不敢乱写,日后再下功夫。
不过,一篇短评,也足以说明〈约翰逊传〉的魅力。
 

就是“那本”《约翰逊传》!

2004-03-24 11:49
周泽雄
 
  当然,我说的就是“那本”《约翰逊传》,那本属于包斯威尔也属于传记文学,属于英语世界也属于世界文学的《约翰逊传》。
  虽然辉煌如阳光,传递到地球上也需要8分22秒,但这本重要性凡人尽知、文学性万人共仰、趣味性众生倾倒的杰作,传递到中国读者面前,竟然花了两个多世纪的时间,实属匪夷所思。
  有些书,读过了只是读过了,有些书,读过了却相当于活过了。我不会自不量力到试图评论《约翰逊传》的程度,“她”属于经典,大概一百年前就不再属于评论界了。关于“她”,我只想再说几句与评论无关的话。我们没有读到足本,读到的只是所谓“哈泼诺版的浓缩本”,这多少让我不够过瘾。我以为,有些书是不妨出浓缩本的,如约翰逊博士的朋友爱德华·吉本厚达七卷的《罗马帝国衰亡史》,或约翰逊博士的后人詹·乔·弗雷泽的皇皇巨著《金枝》,因原著篇幅实在过于浩瀚,为了不致吓退非专业类读者,浓缩本实有嘉惠后生、厚泽广被之效。《约翰逊传》则大有不同,她属于欣赏类读物,阅读快感伴随始终的读物,一卷读罢必会生出恋恋不舍之情的读物,斜刺里突遭此横空一刀,似有无端夺人之爱的嫌疑。举个未必不伦的例子,那相当于金庸迷面对删节版的《笑傲江湖》。
  当然,笔者不识译事艰辛,对“原书上百万言的典雅、精致、正统英文”有可能给译者造成多么沉重的压力,完全不知轻重,所以,我仍然愿意将最大的谢意,献给台湾的罗珞珈女士。这本“一定要翻译出来的书”,正是这位自称“职业是家庭妇女”的台湾淑媛,在“先生太忙,孩子尚小,事无巨细,全要'躬亲'”的情况下,翻译出来的。以我这双外行人的眼睛看来,她译得非常出色。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名字的来历
后一篇:购书若干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