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背山满眼生命绿色,它是美的,它简直是个天堂。
但它缺少社会内涵。那具被狼掏空肚子的羊尸表明,这是一片原始、空寂的大自然,它与牛仔的意象吻合。
“断背山”是一个隐喻,它是人类共通的孤独空间。一出同性之间的情感悲剧,正是自然意义上的孤独上升到社会意义上的孤独的桥梁。
空寂的自然创造着强烈的人生孤独,牛仔已习惯。但对经历过现代文明的杰克和埃尼斯而言,他们的个性特征并非纯粹的粗犷、充满原始欲望。它已经被渗透进很多社会内容。
断背山与杰克、埃尼斯两人之间,是空寂的自然与人生社会的矛盾。而在杰克、埃尼斯之间,强烈的孤独感则过滤了两性、异性之间的情感差异。断背山的爱情不是爱情,但也并非纯粹的友情。它是原始本能、现代情感的杂糅,并且超越了两者。
至少在那个年代,断背山上这种杂糅的情感,是一种逃脱空间。它没有真正爱情的义务,杰克与埃尼斯随时都准备策马飞去,消失在远野。但在远离断背山的乡镇社会,杰克、埃尼斯却无法逃脱世俗的爱情与家庭。
影片开头,小车在苍茫的高原夜色里飞驰。这一幕在影片里出现两次,前后心境大差,叫人落下泪来。
从对白角度看,埃尼斯好象比杰克稍清醒。杰克要求埃尼斯与他一起去墨西哥,他没有勇气重回镇上了。埃尼斯咬着牙狠狠地说不同意,杰克骂他婊子养的。重现中的一个过去的镜头里,杰克嘴角的微笑被切换过来,它好象在嘲笑埃尼斯:我们的出路唯有如此。
杰克死了,埃尼斯也同样再次走向孤独,这是可以想到的结局,确实是个悲剧。
但《断背山》还是传达了人性的成长。杰克父亲的面孔,忧伤而平静,它更多是默然;他母亲也面无表情,但是,她的眼神以及双手的细腻变化表明,她对于埃尼斯的到来充满了安慰。当后者走出杰克的房间、拿出见证两人情感的衣物时,杰克母亲的眼角迅速浮过一丝微笑。在她心里,已逝的杰克的心灵将得以安慰。
在埃尼斯出门的一刻,她说:你要常来看看我们。这表明,她已有勇气面对两人之间的感情,甚至认同它。
这是人性的成长。作为自然空间的“断背山”也由此进入社会层面。
原小说作者创造了牛仔之间爱情陌生感,因为那个时代,这种感情还未获得认同。但是,李安创造了更大的陌生感,即传统中国人细腻微妙的感情表达与牛仔粗犷的形象之间的矛盾感。
昨天也看了《冷山》,虽然与《断背山》题材完全不一样,但两者都有同样的模式。即都以“山”的意象构成主人公存在的意义。
许多镜头描绘了“断背山”的美景,夜色中的小车也传达了这座远离繁华的处所,例如黑熊,例如那只被掏空肚子的绵羊。但细节远远不够。李安并没有将“断背山”的隐喻功能充分挖掘出来,空寂、静谧的山林好象是一处非常美丽的游览地,在这种空间,除非发生非常罕见、或者经历长期的孤独,两个男人之间很难燃起如此情感,杰克的那瓶酒绝对起不了这作用。
因此,仅从影片而言,很难说“断背山”完全能够充当激发杰克与埃尼斯同性情感的媒介,也许增加些人与自然的冲突会更能激发起双方情感的需求,这样更能反衬出两个男人的真实内心。
另外,我觉得所有的演员演技都很不错,尤其是埃尼斯的爱人,还有杰克的母亲,我很喜欢她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