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马可波罗谈“汗八里”

(2006-10-04 20:23:01)
标签:

杂谈

分类: 阅读生涯
     《马可波罗行纪》83章“大汗之宫廷”、93章“大汗猎后设大朝会”、94章汗八里城之贸易发达户口繁盛”多次提到地名“汗八里”,即今日北京之前身。马可波罗不惜重墨描述了该城宫殿之建制、宫廷政变、大朝宴会及其他种种繁华。

        他谈大宫殿:

       “周围有一大方墙,宽广各有一里。质言之,周围共有四里。此墙广大,高有十步,周围白色,有女墙。……南面辟五门……宫上无楼,建于平地。惟台基高出地面十掌……宫墙及房壁满涂金银,并绘龙、兽、鸟、骑士、形象及其他数物于其上。大殿宽广,足容6000人聚食而有。”    

        他特意提到“汗八里”大约有2万妓女:
      “凡卖笑妇女 ,不居城内,皆居附郭。因附郭之中外国人甚中,所以此贝娼妓为数甚伙,计有二万有余,皆能以缠头自给,可以想见居民之众。”

        他谈贸易。每天输入城中的百货,仅丝一项,便多达千车:
       “外国巨价异物及百物之输入此城者,世界诸城无能与比。……百物输入之众,有如川流之不息。仅丝一项,每日入城者计有千车。”

        汗八里之前已有城市。马可波罗说,忽必烈“曾闻星者言, 此城将来必背国谋叛, 因是于旧城之旁, 建筑此汗八里城。中间仅隔一水, 新城营建以后, 命旧城之人徙居新城之中。”

        冯译本该词来自(冯承钧,1936年翻译)沙海昂法文本,即Cambaluc。冯承钧在其注释中认为“汗八里犹言汗城”, 并引宋君荣神甫的考证说:“汗 (can、khan) 犹言帝王。巴勒哈 (balga)、巴勒哈惕 (balgat)、巴勒哈孙 (balgasun)、八里黑 (balik) 等字, 在鞑靼语中皆犹言‘城’, 则当作 Cambalik 或 Khambalik, 而在此处讹作 Cambaluc, 质言之, 帝城是已。……”

         不过,他认为这是源自“鞑靼语”,似有不妥。《辞海》(1979年版)、《汉语大词典》(2001年第二版) 中,均释为源自“突厥语”。伍德《马可‧波罗到过中国吗?》一书中也表示,该词源自突厥语中的‘皇城’(han-baliq ——汗八里)词,拉希德1291-1293年与和德里14世纪20年代的作品中,也提到同一词汇,显然是当时中亚细亚人对北京的叫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