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苹果更名的思考

(2007-01-11 08:46:01)
标签:

杂谈


       苹果电脑更名了,去掉了“电脑”两字,显示出它淡化PC概念,全面转型为消费电子、家庭与个人娱乐企业的决心。
        事实上,几年来,苹果一直在走出以往的角色:一个靠个性、外观工艺、品质取胜的另类PC巨人。
        这一变更的背后,是全球PC业标准化运动进一步的普及。台式机目前已然DIY化,而笔记本领域也正适应着芯片巨头英特尔CBB计划,走向标准境界(目前笔记本业界至少7种以上核心零部件已标准化),整个PC领域越来越远离个性的韵味。
        伴随标准化运动,PC大工业生产,以规模化取胜的市场趋势得以强化,这不是苹果公司的强项。它追求个性,更适应小量多样的产品需求。因此,它根本无法承受日渐沉重的成本压力,寻求新的个性世界已经成为苹果公司的必需。
        什么领域属于个性世界?
        自然是面向个人与家庭的数码产品。这一领域如果完全标准化设计与生产,必定是死路一条,因为这种需求隐含着人的丰富的内心世界。这也必将成为苹果的未来。事实上,它的ipod系列产品目前正红得发紫,尽管中国市场销量并不令它满意。    
       数码产品概念的外延正进一步拓展。未完全标准化的笔记本、MP3、MP4、随身DVD、手机等等领域都是充满个性的世界。造成个性存在的背后原因,除了消费者需求无法统一外,还有各种技术壁垒的存在。
       以通讯业为例,就有多种网络制式、多种商业模式并行,而产品的外观只是技术个性的前端体现。
       苹果终于推出了iphone手机,很多人对它既期待,又怀疑。但是我对它的举动一直报以热烈的掌声。
      苹果的风险
      1、保守的苹果
       如上所说,苹果公司最适应那种未大规模标准化生产的产品领域,它所深耕的世界也是充满多种壁垒的市场,因此,从技术层面来说,苹果的战略与商业价值判断充满了保守的特征。
       2、产品上市速度与品质之间……
       以往PC时代,苹果以工艺、品质、个性适应了小众化、高利润的市场。但是,它毕竟走向了大众消费者,这需要它的设计与生产必须能跟上快速多变的需求。一款产品包打多年的时代必定一去不复返了。这需要苹果在产品推出速度上必须加快,而一旦加快,势必与它的设计品质之间产生一种张力。如果这一环节出了问题,几十年的品牌文化将会受到冲击。
       3、生产与产能
        苹果以往不太关注销量,因为它的产品利润足以弥补量的缺陷。但是,走向大众后,却将面临大量需求的局面,这对苹果的生产带来了挑战。就目前来说,它拥有鸿海、华硕两大代工伙伴,但是,华硕本身又兼做品牌,是个竞争对手,因此,未来两者之间的合作必将充满矛盾,当然华硕正在剥离代工,有可能模仿宏基公司,走向纯粹品牌运营。但是,笔者从华硕在上海南汇的布局来看,这一趋势目前还不明显。
        鸿海自然拥有强大的设计与生产能力,而且,正在提升数码产品的代工比例。但是,由于它也面临着华硕主板、伟创力的重大挑战,在数码代工上是否摇摆,短期内是否摇摆也很难说。
        4、价格
        这个问题,以往苹果公司似乎从来就不在乎,因为,它的东西很少与价格战、低价、低端等字眼关联。但是,面对繁复、大量的需求,尤其是众多竞争对手的挤压,是否会坚守高端定位,还将进一步观察。笔者认为,这个简单问题将是苹果公司品牌未来遭遇的难题。也许,它能在价格红海中创造出新的商业模式,具体在价格战略上,有出人意料的举动,从而超越它,创造一个蓝海世界。
        此外,苹果一年多来的变化还有:放弃了IBM芯片,拥抱了英特尔,而且还可能拥抱AMD。这将保障其上游核心零部件产能供应,同时缩减成本。
        5、竞争对手忽然成海量
           它正在涉足移动通讯、网游、家庭与个人全部数码领域,未来进入数字电视市场,也极有可能。这就意味着苹果未来的对手越来越多。如果无法将研发、生产、营销等多种产业资源优化,苹果以往的产业地位很有可能被弱化。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