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2

标签:
土地单字解读 |
分类: 千字说文-书画技艺 |
一、说文
【说文】元气初分,轻清阳为天,重浊阴为地。萬物所陈列也。从土也声。墬,籒文地从。徒内切。注:埊、、嶳、埅,亦古文地。
【段注】(地)元气初分,轻淸昜为天,重浊侌为地。元者,始也。阴阳大论曰:黄帝问於岐伯曰:地之为下否乎。岐伯曰:地为人之下,大虚之中者也。黄帝曰:冯乎。岐伯曰:大气举之也。按地之重浊而包举乎轻淸之气中,是以不坠,萬物所敶列也。…从土。地以土生物,故从土,也声。坤道成女,玄牝之门,为天地根,故其字从也。
二、字源
1.百度:地,在六书中属于会意字,也是形声字。金文与“隧”同源,会一豕(猪)从高崖坠地之意。小篆改为从土,也声。从土,表示地面、土地;从也,“也”是古“蛇”字,上古时地面草木丛生,蛇虫到处可见。隶变后楷书写作“地”。
2. 字源查询
3.其他释文
《释名》:地,底也。其体底下,载万物也。
三、综判
【按】人之头顶为天,则人之足底当为地。或许“地”字即“立”字(像人站在地上。)
“立”字讹为“土”。作“立”则为会意。作“地”则为形声。也,读如“义”。
四、参考
【土】
1.
段注:吐土叠韵。《释名》曰:土,吐也,吐萬物也。…土二横当齐长,士字则上十下一,上横直之长相等,而下横可随意。
《广韵》土,《释名》云:“土,吐也,吐萬物也。”《文字指归》无点。他鲁切。四。土,土田,地主也。本音吐。【校释】无,是相对写本“土”字俗加点作圡而言的。《隶辨》顾蔼吉注:“土本无点,诸碑士或作土,故加以别之。”
2.
百度:象形字。图1是甲骨文,下部一横表示地面;上部像土块或土堆,这就把“土”原是地面上的泥沙混合物表达出来了。部分甲骨文在周围加了几个点,更加突出了泥土形象。金文中的“土”字,往往已经填实作图2之类,尽管与甲骨文形体略微有异,但是这下方的一横是永远不变的。
李学勤主编;赵平安副主编.《字源》:在甲骨时代,“土”往往用作祭祀的对象,有专家认为是“土神”或“社神”。“土”是社的本字,后来加上“示”旁,就成了“社”。对于“土神”与“社神”之间的关系,虽然还有侍继续探讨,但是殷人已经把“土”作为崇拜物进行祭祀,可见在古人心中“土”的地位之高。很可能的是:从古人的信仰来看,所谓“社神”,简而言之,也就是“土神”罢了。
字源查询:
3.
【按】甲骨,像土块,散点,像沙子—碎块。
【按】“土”,“社”之本字。社,土神、社神。
【按】“土”与“且”,同源。或者本就一个字,一字形,两用。
【按】,土,堆土。封土。“I”——树木,牌位,坟等之类。总归与祭祀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