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周南简读

(2022-04-02 17:34:02)
标签:

国风

周南

简读

分类: 诗经读后

1國風·周南

 

1-1 關雎

 

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參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輾轉反側。

  參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參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鍾鼓樂之。

 

赞美诗。表达一种贵族生活的理想。美善、礼乐的生活方式。

=关键词:逑,匹也。得其匹是困难的(寻找另一半),故说求-思。异质的双方,匹配、和谐,则成其美满。

=荇菜。勤劳。民女。诗经涉及采摘活动甚多。与“采荇”相似的,有“采蘋”“采藻”(《召南》),都是水草。与婚嫁、祭祀有关。

=窈窕,连绵词,主要指容貌美好。如陆机《日出东南隅》:“窈窕多仪容。”

=流,摎的假借字,摘取。《广雅》:‘摎,捋。’流、采、求、芼,通言之,都是“采摘”“选择”的意思。=芼是覒的假借字。《说文》:覒,择也。

=思服,思念。思==念,同义连文。同义反复。

=马瑞辰《通释》:“乐,古音读劳来制劳,故与芼韵。”按河北乐亭,即读涝。

 

1-2 葛覃

  葛之覃兮,施,維葉萋萋。黃鳥飛,集灌木,其鳴喈喈。

  葛之覃兮,施,維葉莫莫。是刈是濩,為絺為綌,服之無斁。

言告師氏,言告言歸。薄汙我私,薄澣我衣。害澣害否,歸寧父母。

 

归宁诗。覃,延长。

施,即迤,蔓延。施于中谷,即迤逦中谷。

传:濩,煮之也。濩,瀹也。

絺,葛之精者曰絺。粗曰绤。

斁,音亦。斁,厌也。

师,女师也。《礼记.内则》:大夫以上,立师、慈、保三母。

【薄污我私】私,内衣;衣,外衣,罩衣。污、澣,都是清洗,应有区别,污,搓洗。澣,漂洗。两句互文。“污”,训为“洗”。反训。犹“乱”为“治”,“逆”为“迎”。

害,语辞也。“害澣害否”,即澣否澣否。

黄鸟,物候,标示春来。即回娘家的日子到来。鲁诗曰:葛覃,恐其失时。

 

1-3 卷耳

采采卷耳,不盈頃筐。嗟我懷人,寘彼周行。

陟彼崔嵬,我馬虺隤。我姑酌彼金罍,維以不永懷。

  陟彼高岡,我馬玄黃。我姑酌彼兕觥,維以不永傷。

陟彼砠矣,我馬瘏矣,我痡矣,矣。

 

《艺文聚类》三十引束皙云:“咏卷耳则忠臣喜。”古之求贤使之作也。求贤之歌。

《韩诗》云:“顷筐,欹筐也。”

周行,即周道。《诗经》中多见。“置彼周行”,使彼徧于列也。

嵬,五回反。虺,呼回反。隤,徒回反。

金罍,酒樽也。上有云雷之像,回纹也。《韩诗》云:“天子以玉饰,诸侯、大夫皆以黄金饰。” 《礼记》云:“夏曰山罍,其形似壶,容一斛,刻而画之,为云雷之形。”

懐,伤也。伤,思也。傷,同“慯”。《说文》:“慯,憂也。”

吁,同“盱”,悲伤。瘏音涂。痡音铺。僕,将车者也。《小雅正月笺》

【崔嵬-砠】崔嵬,土山之戴石者。砠,石山戴土曰砠。兕觥,角爵也。

 

1-4 樛木

南有樛木,葛藟之。樂君子,福履綏之。

南有樛木,葛藟荒之。樂君子,福履將之。

南有樛木,葛藟縈之。樂君子,福履成之。

 

赞美诗。赞美的对象是君子,赞美的内容是“乐只”,“乐”的定义是福祿绥之。

“福履綏之”同“百祿是荷”(《商頌.玄鳥》)重点是福禄犹如葛藟一般缠绕全身。

纍、荒、萦三字,意思相近,而有細微差別。纍,有攀緣而上的意思。荒,有遍及樹木覆其枝葉的意思,縈,有旋轉地縈繞樹身的意思。

绥、将、成三字意思相近,绥,执也,将,持也。成,就也。绥的本义是车中绳索,《论语》:升车必正立执绥。按,绥,执也。绥,随也。

“履”,“祿”也,一聲之轉。

只,语辞。“乐只君子”,即“乐哉君子”。乐,当是一种幸福的状态。乐山乐水的乐,满足、圆满。不是简单的快乐。

 

1-5 螽斯

螽斯羽,詵詵兮。宜爾子孫,振振兮。

螽斯羽,薨薨兮。宜爾子孫,繩繩兮。

螽斯羽,揖揖兮。宜爾子孫,蟄蟄兮。

 

祭祖辞(祭神辞)。祈祷祖宗(虫神-图腾)保佑,子孙兴旺,生殖崇拜,移情作用。

诜诜同“莘莘”。【诜诜】【薨薨】【揖揖】都是群虫振翅声。拟声词。既然是“羽”,也就是群飞。自然,振翅声音较大,有辨识度。

【振振】【绳绳】【蛰蛰】马瑞辰《通释》:振振,绳绳,蛰蛰,皆为众盛。

 

1-6 桃夭

桃之夭夭,灼灼其華。之子于歸,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其實。之子于歸,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葉蓁蓁。之子于歸,宜其家人。

婚礼诗。贺新娘出嫁,并及家族兴旺。贺,包括祝贺,祝福。包括现在、将来。祝贺事情:青春年少,婚姻得时;祝福事情:宜其室家,兴旺发达。

桃的三个阶段:“灼灼其华”(开花)、“有蕡其实”(结果)、“其叶蓁蓁”(枝繁叶茂)

目前:三章,实际上对应三个阶段。灼灼其华:嫁娶之时,有蕡其实:生子之时,其叶蓁蓁:开枝散叶,家族兴旺之时。

《说文》: “枖,木少盛貌。”

《诗集传》:“宜者,和顺之意。”《说文》:“宜,所安也。”《小雅·常棣》:“宜尔室家,乐尔妻孥。”《齐诗》:“古者谓子孙曰孥。此诗言和室家之道,自近者始。”

《左传桓公八年》:“女有家,男有室,室家谓夫妇也。”

蕡,浮云反。【有蕡】即蕡蕡。草木果实硕大。按:蕡,可以从“墳”的样子来理解。“墳起”,无非说凸起。相对果实而言,就是果实圆硕、鼓胀的样子,就是形容果实肥硕。

灼灼,明艳如火也。灼,燃、烧。山青花欲燃。

《大学》有“宜家教国”之说:“宜其家人而后可以教国人。”

 

1-7 兔罝

肅肅兔罝,椓之丁丁。赳赳武夫,公侯城。

肅肅兔罝,施于中逵。赳赳武夫,公侯好仇。

肅肅免罝,施于中林。赳赳武夫,公侯腹心。

 

赞美诗。赞美的对象是君王/公侯。举贤诗。赞美猎人到武士的身份转换,重点是赞美野无遗贤,赞美君主圣明。《尚书·大禹谟》:“嘉言罔攸伏,野无遗贤,万邦咸宁。” 《韩诗》说曰:“殷纣之贤人退处山林,网禽兽而食之。文王举闳夭、太颠于罟网之中。” 《墨子.尚贤》:「文王举闳夭、泰颠於罝罔之中,授之政,西土服。」《史记·周本纪》载:“伯夷、叔齐在孤竹,闻西伯善养老,盍往归之。太颠、闳夭、散宜生、鬻子、辛甲大夫之徒皆往归之。”又载:“周公旦把大钺,毕公把小钺,以夹武王。 散宜生、太颠、 闳夭皆执剑以卫武王。” 为什么说“公侯干城”、“公侯好仇”、“公侯腹心”?均非一般人,均非普通武士可以做的。“干城”,主要是指护卫者,“好仇”,主要是指君臣和谐,既是君臣也是好友,“腹心”,主要是指谋士、亲信。对“闳夭、太颠”而言,上述三条均符合。既是“执剑以卫武王”,又是“谋士”,又是“文王四友之二”。

 

 

1-8

采采芣苢,薄言采之。采采芣苢,薄言有之。

采采芣苢,薄言掇之。采采芣苢,薄言捋之。

采采芣苢,薄言袺之。采采芣苢,薄言襭之。

 

采摘诗。劳作诗、祈祷歌。节奏简单快捷,相与为乐。

芣苢。一说即车前子,其叶和种子都可以入药,有明显的利尿作用,并且其穗状花序结籽特别多,可能与当时的多子信仰有关。又一种说法,是认为此草可以疗治麻风一类的恶疾。

经典释文:苡,本亦作

【掇】(du):拾取,伸长了手去采。【捋】(lu):顺着茎滑动成把地采取。

袺,执衽也。袺,音结。衽,衣际也。【袺】(jié):一手提着衣襟兜着。

扱衽曰襭。【襭】(xié):把衣襟扎在衣带上,再把东西往衣里面塞。

 

1-9 漢廣

  南有喬木,不可休息。漢有遊女,不可求思。漢之廣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翹翹錯薪,言刈其楚。之子于歸,言秣其馬。漢之廣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翹翹錯薪,言刈其蔞。之子于歸,言秣其駒。漢之廣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婚恋诗。“求之不得”的主题。钱钟书《管锥编》所言“企慕情境”之原型意境,在《诗经》中以《秦风•蒹葭》为主,而以《周南•汉广》为辅。《韩诗序》云:“《汉广》,说人也。”

《淮南子.原道训》:“乔木上竦,少阴之木。”

所谓“休”,就是“倚靠”。可以引申为靠近。乔木难以靠近。后面接游女难以接近。

方,泭也。《方言》云:“泭谓之簰,谓之筏。木簰,竹曰筏,小筏曰泭。

广,宽,故难以横向泅渡。永,长。河流长,方,不是横渡,而是纵贯,到其尽头。

秣马,主要是送嫁。之子于归,是说出嫁。归其夫家也。秣马,何为?当是送嫁。前面伐薪,是讲准备婚礼中需用到的聘礼之类物品。

 

1-10 汝墳

遵彼汝墳,伐其條枚。未見君子,惄如調

  遵彼汝墳,伐其條肄。既見君子,不我遐棄。

魴魚赬尾,王室如燬。雖則如燬,父母孔邇。

主要是夫妇之情,有“挽留”之意,但无“阻滞”之心。总体上一个是表示思念、慰藉、同时希望兼顾王事与家事。前两章抒发夫妇之情,第三章交代相见背景。

【坟】水涯,大堤。【条枚】条:山楸树。一说树干(枝曰条,干曰枚)。

笺云:惄,思也。未见君子之时,如朝饥之思食。惄,《韩诗》作“溺”,音同。

【调】(音周):又作“輖”,“朝”(鲁诗此处作“朝”字)。

传:肄,馀也。斩而复生曰肄。【肄】肄:树砍后再生的小枝。(含有另一层意思:已经再生,说明时间已过一年。)【鲂】音房,鳊鱼。【赬】音成:浅红色。鲂鱼赪尾,充血,过劳也。

按,诗经中“王事”多见,“王室”仅此一见。同时,还有一个“如”字。怀疑即“王事”。后世有事如急火、火烧眉毛等说法。

 

1-11 麟之趾

麟之趾,振振公子,于嗟麟兮。

麟之定,振振公姓,于嗟麟兮。

麟之角,振振公族,于嗟麟兮。

祈福诗,祭祀诗。大抵是麒麟氏族祭祖时唱的歌词。主旨当如王先谦《诗三家义集疏》:“韩说曰:《麟趾》,美公族之盛也。” 最后一句,祈祷神兽-祖宗保佑。

【振振】众盛,兴旺,相当于后世说的子孙满堂。参《螽斯》“振振兮”。

【于】(x):通“吁”,叹词。于嗟:叹美声。【定】传“定,题”。 “谓额也。” 【公姓】诸侯之子为公子,公子之孙为公姓。公族,公同祖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