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客缦胡缨,吴钩霜雪明。
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
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
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
闲过信陵饮,脱剑膝前横。
将炙啖朱亥,持觞劝侯嬴。
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
眼花耳热后,意气素霓生。
救赵挥金槌,邯郸先震惊。
千秋二壮士,烜赫大梁城。
纵死侠骨香,不惭世上英。
谁能书阁下,白首太玄经。
一
大概印象
1.
这首诗,名气很大,但原先并不怎么读,读下来印象也并不深,也并不觉得怎么出色。倒是因为金庸武侠小说《侠客行》的缘故,读过几回。上周偶然翻到这部武侠小说《侠客行》,顺便把这首诗赏析一下。
2.
读得不了了之的原因之一,在于此诗的叙述有点乱。或者说,本诗的脉络不是很清晰,叙事让读者有点思维混乱,不明白到底想表达什么意识。
3.
同时,个别字词的流行解释,似乎也有一些问题。
二
分层分析
4.
试着把这首诗分为三层(8句一层),分别阐述,意思似乎要清楚一些:
赵客缦胡缨,吴钩霜雪明。
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
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
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
闲过信陵饮,脱剑膝前横。
将炙啖朱亥,持觞劝侯嬴。
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
眼花耳热后,意气素霓生。
救赵挥金槌,邯郸先震惊。
千秋二壮士,烜赫大梁城。
纵死侠骨香,不惭世上英。
谁能书阁下,白首太玄经。
5.
这首诗的描写对象就是“赵客”,贯穿始终的是“赵客”,而不是朱、侯两个侠客。当然,这个“赵客”也就是诗人自身的指代,或者说心中理想形象的指代,借“赵客”叙说人生理想。
6.
第一层8句,主要是侠客亮相。主要着笔外表描写——穿戴、兵器、坐骑,以及对侠客行为思想的概念化叙述——功成不居的道家理想。主要是虚写。
7.
第二层8句,写侠客意气纵横的生活。主要是与志同道合者,相与交往,纵情于酒,酒,关乎意气,关乎信义(然诺),往而不复,一往无前。朱、侯,并不是实写,只是侠客的指代,或者说符号。“信陵”同。
8.
第三层8句,承接第二层的“朱、侯”,主要是将“二壮士”视为理想人物,视为侠客的模范,视为自己模仿、追随的对象。赞扬二壮士,就是想仿效的意思。最后点题“功成不居”。“不居”的前提是“功成”,建立伟业。最后一句,反言之,不为雕虫小技(李白有几首诗都引扬雄为反面例子),进一步强化这层意思(就是要建功立业)!所以,李白虽然貌似不食人间烟火,其本质始终是个热中之人。
三
字词解释
9.
缦,解释为名词就搞笑了。当为“萦绕”之意,句式同下面的“银鞍照白马”。同(廊腰缦回。唐•杜牧《阿房宫赋》)所谓萦绕,就是佩戴。
10.
照,映也。映,衬也。映照,就是映衬、辉映的意思。
11.
飒沓,多解释为“繁多”、“群飞”,其实这两者相关,还有一层意思相关的是声响。如《文选·刘孝标》:“鱼贯凫跃,飒沓鳞萃.”李周翰
注:“飒沓鳞萃,言多也.”以为这里不仅仅是讲多的意思,还讲伴随的声响和速度。所以,这里主要是讲骏马飞奔,风声飒沓也,急速犹如流星。
12.
千里不留行,留,作何解?留,住也,千里不留行,势不可挡的意思。
13.
素霓,就是白虹,所谓气贯长虹,气势如虹之类。
【相关注释】
《庄子•说剑》:“臣之剑十步一人,千里不留行。”
李白相关诗作:“十五好剑术,遍交于诸侯。”(《与韩州书》),“高冠佩雄剑”(《忆襄阳旧游赠马少府巨》),“抚剑夜吟啸,雄心日千里。”(《赠张相镐》其二),“长剑一杯酒,男儿方寸心。”(《赠崔侍御》)
2019年3月11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