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拉图《裴洞篇》(斐多篇)读后
(2013-07-29 13:54:12)
标签:
柏拉图裴洞篇斐多篇信念信仰 |
分类: 哲学 |
柏拉图对话录之《裴洞篇》,王太庆先生的译品,商务印书馆2013年1月第一版。原来买过先生的《柏拉图对话集》,这册是单行本。
书名现多译为《斐多篇》。多年前翻过杨绛的译本,学力未逮,如堕五里雾中。这回读来并不觉艰涩,而有清通爽利之感。说理文章能写成这样,能译成这样,殊为不易。
对柏拉图产生有新感受、新认识、新兴趣。通读下来,意外地激发了自己对于信念信仰的一点思考,当然粗陋得很。
2.
但我以为重点並不在此!重点在于提出问题,启发思维!但真正的重点还不在此,在于对信念的构建和坚执,向死而生的勇气!在于建立起对自己信仰的信心,并付诸实践,坚持到底,贯彻始终!
3.
信念信仰的力量是无穷的!但问题是如何建立起来,如何说服自己!如何真信真行!如何坚执严守,如何贯彻到自己一切行为中去,融汇到自己一生一世中去!这是最难的,这样才可以说你是有信仰的!
4.
5.
6.
7.
8.
9.
10.
11.
12.裴洞篇最动人的是结尾处,苏格拉底安然赴死的描述。安安静静,心安理得,甚至是心满意足地死去!态度温和,动作爽利。喝毒药时,“举杯到唇边,爽快地安静地一饮而尽“。咽气前还没忘托人向医药神敬献一只公鸡作为祭品(象征:人生是一种病,死亡即相当于治愈,灵魂获得拯救)。那种面对死亡,安然温和大度的风致,联想到佛祖涅槃之际!
2013-7-5 赣州到南昌火车上。旅途无聊,一边翻看《裴洞篇》(第二遍),一边以微博形式,分12个片段略述己意。
又,一个片段:
人生在世,总要信点什么,让自己的行为有所依据,而不是稀里胡涂过日子。
信的東西:
1、不败之地,成功之道。(做事根本)
2、价值所在,幸福所由。(做人根本)
3、性之所本,心之所钟。(性命所趋)
4、天赋条件,可行可为。(优势所在)
2013年7月23日 南昌到赣州火车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