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绿色蝈蝈》读后

(2012-11-17 16:44:39)
标签:

七年级语文

绿色蝈蝈

法布尔

七年级预习资料

分类: 欧著读后

语文预习提纲:《绿色蝈蝈》(七年级上18课)

1. 给儿子的示范。与儿子一起完成。
2. 是直面文本,把握文章内在的丰富的内涵和情绪。
3. 不是从语文知识获取的角度,而是从写作的角度,内在意蕴的角度来分析的。

看点】(需要学习掌握的最核心的东西)

看作者如何把比较专业昆虫知识介绍(说明文)写得富有情趣(生动活泼、具有生活气息)

(一般的说明文都写得比较死板、程式化)

 

基本信息

1.       题目:《绿色蝈蝈》

2.       作者:法布尔(1823-1915)——小学学过了哪几篇法布尔的课文?

3.       译者:黄亚治

4.       选自《昆虫的故事》(花城出版社,1997

5.       课外书:《昆虫记》(已有译林出版社、花城出版社)

 

扫清障碍

1. 法国国庆

1789714,巴黎人民攻占了象征封建统治的巴士底狱,推翻了君主政权。1880年,714被正式确立为法国的国庆日。每年这个象征自由和革命的日子,都要在香榭丽舍大街上举行大规模的阅兵仪式,夜晚则成为欢乐的海洋,埃菲尔铁塔为火树银花所映衬。

2. 字词,课文脚注。

3. 其他字词:

——篡夺:篡,本义:非法地夺取。夺,本义:,强取:抢夺。掠夺。 篡夺:用非法手段抢夺。

——喧嚣:指声音杂乱,不清静,有叫嚣、喧嚷之意。

 

主旨

描写夏季6-7月间蝈蝈生活习性(包括鸣声、外形、食物、相处)。

(昆虫观察随笔)——考察性的,试验性的(食物)

 

结构

1.       夏日(国庆)夜晚写起——(场景)

2.       从“蝉”——》引出“主人公”:蝈蝈

3.       从四个方面写:(1)鸣声;(2)外形;(3)食物;(4)相处。

4.       重点描写(篇幅最大的):食物——(1)不吃莴苣叶;(2)蝉—捕蝉;(3)水果;(4)其他昆虫;(5)同类相食。

 

评论

一、信息量大

1. 不仅写了“蝈蝈”,还写了很多配角!(蝉、螳螂、螽斯、)——对比的手法

2. 不是单纯写“昆虫”,而且写了研究昆虫的方法(观察、喂养、捕捉、倾听、试验)。

 

二、可读性强(很有读头,很有情趣)

(一)写作思路(不是就事论事)

1. 场景化

1)放在昆虫的生活场景中来写昆虫。

2)放入人的生活背景中来写。

3)让读者跟着作者的“眼睛”、“耳朵”来了解昆虫。

2. 关系化

1)通过蝈蝈与其他昆虫的对比、关系来写蝈蝈。

2)通过人与昆虫的关系来写昆虫。

3)从人的感受来写昆虫。(运用人类音乐的说法来写昆虫鸣声)

 

(二)写作手法

1. 注意“铺垫”、埋下“伏笔”——制造悬念,同时达到“过渡自然”的效果。

2. 运用“散文”笔调,略带抒情意味,行文流畅舒展。

3. 结尾自然巧妙。写到蝈蝈“休息”的时候,自然而然地结束全文。


2012-11-17


【对比原作】


与原文对照阅读感想:


1. 对照了一下《昆虫记》“绿蝈蝈儿”全文(译林版)。感慨!


2.  必须读全文!我们的语文课文最擅长的工作是肢解、篡改原文!

必须是文章全体,而非原文肢解,才能给学生丰富的体会,最大的启示!

肢解、篡改以后,把原文中惊人的丰富情趣,变成单调的知识传授!


3. 的确,法布尔的行文是有点散漫,但这正是他作为博物学家的本色所在。为了写绿蝈蝈儿,法布尔顺带写了十来种动物,不仅仅是昆虫!主要是为了对比,鸣声、习性、生殖等方面的对比。还有对人类社会的反思!


4. 即使是从知识角度,对于绿蝈蝈儿,课文对它进行了腰斩。因为后面讲的是对昆虫来说最重要的交尾繁殖活动。法布尔说,“这也是我观察的主要主题”p121。不管怎么说,多少有点舍本逐末了。


2013-11-2

 

【课外资料】

“蝈蝈”相关知识(网络搜索)

1. 图片

 

http://s14/mw690/71b6a5feg7b114c3f8c6d&690

  

2.  名称、门类。中文名称: 蝈蝈 ,别称: 螽斯  (拉丁文名称: Tettigoniidae

门:节肢动物门  纲:昆虫纲   目:直翅目(亚目:长角亚目) 科:螽斯科。

 

3.  蝈蝈雄虫体长35-41毫米,雌体长40-50毫米。全身鲜绿或黄绿色。头大、颜面近平直;触角褐色,丝状,长度超过身体;复眼椭圆形。前胸背板发达,盖住中、后胸、呈盾形。前翅各脉褐色。雄虫翅短,具发音器;雌虫只具有翅芽,腹末有马刀形产卵管,长约为前胸背板的2.5倍。前足腔节基部具听器,3对足的腿节下缘具黑色短刺并呈锯齿状。后足发达,善跳跃,腿节上常有褐色纵走晕纹。

 

4.  蝈蝈属杂食性。食肉性强于食植性。蝗虫、蝉、黄粉虫等为昆虫类。黄豆、白菜、油菜、胡萝卜等为植物类。

 

2012-11-17

 


【课文】

绿色蝈蝈

 

现在是7月中旬,村里今晚在庆祝国庆。当孩子们围着欢乐的篝火跳跳蹦蹦,当鼓声随着每支烟花的升空而响起时,我独自一人,在阴暗的角落里,倾听着田野的节日音乐会,田野里的节目要比此时在村庄广场上上演的节目更加庄严。

  夜已晚了,夜晚9点的天气比较凉爽,蝉已不再鸣叫了。它白天唱了一整天,夜晚来临,也该休息了,但它的休息常常被扰乱。在梧桐树浓密的枝叶里,突然发出哀鸣似的短促而尖锐的叫声。这是蝉在安静的休息中,被夜间狂热的狩猎者绿色蝈蝈捉住而发出的绝望哀号。

  让我们远离喧嚣去倾听,去沉思吧。当被捉住的蝉还在挣扎的时候,梧桐树梢上的节目还在进行着,但合唱队已经换了人。现在轮到夜晚的艺术家上场了。耳朵灵敏的人,能听到弱肉强食处四周的绿叶丛中,蝈蝈在窃窃自语。那像是滑轮的响声,很不引人注意,又像是干皱的薄膜隐隐约约的窸作响。在这喑哑而连续不断的低音中,时不时发出一阵非常尖锐而急促、近乎金属碰撞般的清脆响声,这便是蝈蝈的歌声和乐段,其余的则是伴唱。尽管歌声的低音得到了加强,这个音乐会不管怎么说还是不起眼,十分不起眼的。虽然在我的耳边,就有十来个蝈蝈在演唱,可它们的声音不强,我耳朵的鼓膜并不都能捕捉到这微弱的声音。然而当四野蛙声和其他虫鸣暂时沉寂时,我所能听到的一点点歌声则是非常柔和的,与夜色苍茫中的静谧气氛再适合不过了。绿色的蝈蝈啊,如果你拉的琴再响亮一点儿,那你就是比蝉更胜一筹的歌手了。在我国北方,人们却让蝉篡夺了你的名声!

  在6月份,我捉了不少雌雄的蝈蝈关在我的金属网罩里。这种昆虫非常漂亮,浑身嫩绿,侧面有两条淡白色的丝带,身材优美,苗条匀称,两片大翼轻盈如纱。关于食物,我遇到了喂养螽斯时同样的麻烦。我给它们莴苣叶,它们吃了一点儿,但不喜欢。我必须另找食物,它们大概是要鲜肉吧,但究竟是什么呢?

  清晨,我在门前散步,突然旁边的梧桐树上落下了什么东西,同时还有刺耳的吱吱声,我跑了过去,那是一只蝈蝈正在啄着处于绝境的蝉的肚子。我明白了,这场战斗发生在树上,发生在一大早蝉还在休息的时候。不幸的蝉被活活咬伤,猛地一跳,进攻者和被进攻者一道从树上掉了下来。有时我甚至还看到蝈蝈非常勇敢地纵身追捕蝉,而蝉则惊慌失措地飞起逃窜。就像鹰在天空中追捕云雀一样。但是这种以劫掠为生的鸟比昆虫低劣,它是进攻比它弱的东西,而蝈蝈则相反,它进攻比自己大得多、强壮有力得多的庞然大物,而这种身材大小悬殊的肉搏,其结果是毫无疑问的。蝈蝈有着有力的大颚、锐利的钳子,不能把它的俘虏开膛破肚的情况极少出现,因为蝉没有武器,只能哀鸣踢蹬。

  我笼里的囚犯的食物找到了,我用蝉来喂养它们。它们对这道菜吃得津津有味,以至于两三个星期间,这个笼子里到处都是蝉肉被吃光后剩下的头骨和胸骨,扯下来的羽翼和断肢残腿。肚子全被吃掉了,这是好部位,虽然肉不多,但似乎味道特别鲜美。因为在这个部位,在嗉囊里,堆积着蝉用喙从嫩树枝里吮取的糖浆甜汁。是不是由于这种甜食,蝉的肚子比其他部位更受欢迎呢?很可能正是如此。

  为了变换食物的花样,我还给蝈蝈吃很甜的水果:几片梨子,几颗葡萄,几块西瓜。这些它们都很喜欢吃。就像英国人酷爱吃用果酱作作料的带血的牛排一样,绿色蝈蝈酷爱甜食。也许这就是它抓到蝉后首先吃肚子的原因,因为肚子既有肉,又有甜食。

 不是在任何地方都能吃到沾糖的蝉肉的,因此别的东西也得吃。对于金龟子一类的昆虫,它毫不犹豫地都接受,吃得只剩下翅膀、头和爪。

  这一切都说明蝈蝈喜欢吃昆虫,尤其是没有过于坚硬的盔甲保护的昆虫。它十分喜欢吃肉,但不像螳螂一样只吃肉。蝈蝈这蝉的屠夫在吃肉喝血之后,也吃水果的甜浆,有时没有好吃的,甚至还吃一点儿青草。

  蝈蝈也存在着同类相食的现象。诚然,在我的笼子里,我从来没见过像螳螂那样捕杀姊妹、吞吃丈夫的残暴行径,但是如果一只蝈蝈死了,活着的一定不会放过品尝其尸体的机会的,就像吃普通的猎物一样。这并不是因为食物缺乏,而是因为贪婪才吃死去的同伴。

  撇开这一点不谈,蝈蝈是彼此十分和睦地共居在一起的,它们之间从不争吵,顶多面对食物有点儿敌对行为而已。我扔入一片梨,一只蝈蝈立即占住它。谁要是来咬这块美味的食物,出于妒忌,它便踢腿把对方赶走。自私心是到处都存在的。吃饱了,它便让位给另一只蝈蝈,这时它变得宽容了。这样一个接着一个,所有的蝈蝈都能品到一口美味。嗉囊装满后,它用喙尖抓抓脚底,用沾着唾液的爪擦擦脸和眼睛,然后闭着双眼或者躺在沙上消化食物。它们一天中大部分时间都在休息,天气炎热时尤其如此。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