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某某学校的老师某某。你是哼哼的家长吗,孩子在学校出问题了,你马上到学校来吧!”
“怎么了?!”我心脏缩紧,呼吸都停了⋯⋯
“出了点问题,你来吧,来了就知道了!”
“到底怎么了?”我已经做了最坏的心理准备。
“不是大事。你过来吧,到学校就知道了。”这位坚持让我去学校,又不告诉我发生了什么事的,正是从前体罚过哼哼我找过他的那位体育老师,没课的时候,他兼管一些校园安全方面的工作。
我大四时,在我们当地一家报社实习,遇到一个新闻:某高校学生在考试时猝死,救护车到时就已经不行了,我清晰地记得,学校通知家长时,就是告诉家长“孩子出了点问题,请赶紧来长春”。为了防止家长情绪失控,并没有在电话里说明事实真相。
有了这样的经历,听到那老师几次三番地拒绝说明原因,我大为光火,声色俱厉地询问到底发生了什么?
“你儿子把沙子扬到了老师办公室,弄得到处是沙子⋯⋯”
呼——我长长地出了一口气,可吓死我了!!!孩子没事就好,顾不上跟这个老师计较,怀着“劫后余生”的喜悦,给班主任老师打了个电话。
班主任老师说也是刚知道这事儿,因为学校操场施工,好几个孩子跑去玩沙子,不知道谁带头,扬到老师办公室了,如果有时间最好去一下学校。班主任老师的态度很温和淡然,没有过激情绪,我放心了,赶紧去了学校——给我家这熊孩子“清理战场”去。
到了学校,看到哼哼坐在教师里,叫出来问他原委。哼哼说是他们几个在玩沙子,某某某提议往窗户里扔,于是几个熊孩子瞄准窗口投掷,窗户里面就是英语老师办公室,几个女老师面对窗口飞入的沙子吓了够呛。
我到办公室一看,桌子上是散落一些沙子,笔记本电脑上也有。几个家长赶紧忙着收拾,班主任老师也跟同事一番道歉,帮我们收拾停当。
受灾最重的是他们的代课英语老师(英语老师休产假),她不但对熊孩子们的举动相当宽容,见到哼哼之后,还跟我夸奖哼哼的作业做得非常好,她注意到了。在这样的情景下受表扬,弄得我有点不太好意思。哼哼很乖地给老师鞠躬道歉承认错误。尽管熊孩子们的家长之一比较气愤,对孩子表现出强烈的不满,态度恶狠狠的,还打了一下孩子手。但我觉得这事儿处理到这儿也就行了,让哼哼回教室上课了,老师也让另两个孩子回去了。
哼哼走后,我问老师哼哼在学校这样的行为多吗?老师说哼哼属于“蔫淘”型的,别人在跳大绳,他到一边去抠砖缝⋯⋯看来扬沙子这事儿是儿子“凤凰涅槃”了,从“蔫淘”上升为“明淘”。老师还宽慰我,男孩子,这个年龄段也正常。我觉得扬沙子正常,到一边抠砖缝不正常。
今天我到单位说儿子的“事迹”,熟悉我儿子的同事都说我应该表扬哼哼。啊?我没批评他还不行,还得表扬他?几个同事都表示我儿子太文静、太老实,言外之意,干点这类事儿才够man、够活泼。这都什么损友啊!明显三观有问题。
不过损友们的建议我还是采纳了,挖空心思地找了两条表扬他了:一、勇于承认坏事是自己干的,没推脱(被抓现行,估计想赖也赖不掉);二、承认错误态度比较好,还鞠了个躬。当然,以后咱玩得有分寸,不能伤害别人、扰乱秩序。以哼哼这性格,要知道跟小伙伴们扬把沙子有这么严重的后果(把他妈找来了),说啥也不会再有第二次的。
说心里话,我不认为这调皮事件有多严重,既没啥恶意的动机,也没啥严重后果,七岁八岁讨狗嫌的年纪,可能都会干点人嫌狗厌的事儿,告诉他在玩闹要有分寸,分寸是什么,也就是了。其实哼哼个性中比较严重的问题是稍有孤僻,不太合群,有时候会和大家一起玩得很好,但有的时候也会脱离群体自己玩。以至于这次淘气被他爹说成“看来他在学校也有朋友,一起干坏事的朋友也是朋友。”(服他了,比我还能惯孩子。)我和他爹都担心他沉浸在书报的世界里,忽略了周围的伙伴。
偶尔一次淘气没问题,只希望哼哼能慢慢学会与人相处之道,能快乐地融入学校的集体生活。
今天学校举行开学典礼,哼哼告诉我他评上“三好学生”了!妈呀,冰火两重天,昨天还是“熊孩子”,今天怎么就成了“三好生”?估计“三好学生”的名单老师早就报给学校了,昨天想改也来不及了。呵呵,偷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