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染指经年』慈禧为何杀掉辅佐儿子的顾命大臣

(2015-03-17 08:01:18)
标签:

历史

杂谈

分类: 草根讲坛
 
 

『染指经年』慈禧为何杀掉辅佐儿子的顾命大臣

 

 

    1861年,咸丰皇帝病死在热河行宫,不到六岁的同治皇帝继承了皇位,咸丰临终前将自己的两枚印章“御赏”和“同道堂”分别交给皇后慈安和慈禧,让她俩辅佐小皇帝,同时又任命端华,肃顺等八位顾命大臣共同辅政。

 

    咸丰皇帝知道自己的儿子太小,而皇后慈安和慈禧的年龄也不大,当时慈禧只有27岁,慈安也只有25岁,并且也没有临朝执政的经验,因此他采取了几位大臣来议定朝政,让两宫太后负责监督,看起来比较巧妙,事实上却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顺利执行。

 

    原来早在京城时,八大臣之一的肃顺就对慈禧代替咸丰批阅奏章干预朝政看不顺眼,那时肃顺因咸丰帝对他的宠信历来飞扬跋扈,虽然他仅列八大臣最后一位,但却是最不好斗,最难斗的一位,在他心里早就对慈禧动了杀机。

 

    现在咸丰故去,皇帝尚小,本应按照咸丰的遗诏,八大臣与两宫太后互相监督来管理朝政,可是在肃顺心里,他压根就看不起这两个女人,他觉得两个太后不过是对于他们的决策盖一下章而已,什么事都要听他们的,不得有半点异议。每当慈禧和慈安与大臣们理论时,总会招来众人强有力的反驳声音,总之,朝廷上的事与两个女人无关,说明白点就是在八大臣眼里根本没有两宫太后,更别说那个小皇帝了。

 

    这样还不算,还有另一种传闻,说肃顺还想另立一个皇帝来取代同治皇帝的位置,在这种情势下,慈禧与慈安不但得不到一点权利,甚至连生命都受到了威胁。

 

    看来,道理是讲不通了,又不能坐以待毙,于是,慈禧和慈安秘密派人与坐镇京城的恭亲王奕訢取得了联系。

 

    奕訢,咸丰皇帝的弟弟,在八国联军打进北京,咸丰皇帝在大臣的建议下到热河行宫避难时,奕訢的差事就是留守京城与洋人交涉,在当时的情况下,不知道洋人会对清政府的官员有何举动,留下来做这样的差事实在是不可预知,奕訢是当时留守京城里最高级别的官员,他负责与洋人谈判。

 

    因为在那个乱世之时奕訢在京城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所以,他除了处理好与洋人的关系也结交了一些留守的大臣,可以说,奕訢身边有一些属于自己的势力范围,而此时的奕訢对于官员的任命也非常不满意。

 

    当年许多人都认为最应该当皇帝的是奕訢而不是身体不佳,能力一般的咸丰,但是身为弟弟的奕訢除了没有当上皇帝外,还在咸丰坐上皇帝位后,处处被这个皇帝兄长所排挤,几乎不让他插手朝廷上的事情,比如这次临终前的任命,根本没有考虑奕訢,以致于他想到热河去奔丧都得不到八大臣的许可。

 

    就在这时,奕訢收到慈禧和慈安两宫太后的密旨,于是他不管八大臣是否允许,就来到热河以奔丧的名义面见两位太后,重点是密谈政变的事宜。

 

    于是他们以小皇帝回京登基的理由,分期分批地让八大臣回京,然后把他们分别逮捕下狱有的被处死,至此,慈禧夺回了权利,开始执政晚清长达48年之久。

 

    可以说,没有八大臣的紧逼,也不会有后来慈禧慈安与恭亲王的联手政变,只是历史就是历史,它真真正正的就在那些关键的瞬间改变了整个历史的脉络,让人回味,叹息。

  
 
 

 

『染指经年』慈禧为何杀掉辅佐儿子的顾命大臣


2015年3月18日(星期三)刊发在新浪草根名博首页《草根讲坛》

『染指经年』慈禧为何杀掉辅佐儿子的顾命大臣

新浪博客首页《猜你喜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