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诗意流年』由冯老师“一堂骂”事件引发的联想

(2014-09-23 16:51:09)
标签:

育儿

教育

杂谈

分类: 青葱校园
浪漫--印痕

『诗意流年』由冯老师“一堂骂”事件引发的联想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依兰县高级中学冯群超老师课堂上索要教师节礼物的音视频被媒体曝光后,引起全体国民一片唾骂之声,对于从中央到地方各级部门三令五申严禁教师违规收受学生及家长礼品礼金规定的时候,冯老师犯下如此严重的错误,受到再多的声讨也应该承受。

 

就在近日又看到报道说,冯老师已经被开除公职,清除教师队伍,忽然心很痛,也很难过,并不是同情她所做的事情,因那件事没有可以原谅的部分,只是觉得冯老师不过是千千万万老师中的一个个案,如冯老师者或者更甚于冯老师的人或许大有人在,只是冯老师所做的事情恰巧正在教师节的当口,在最敏感的时间犯下了不可饶恕的错误。由此想到身边那些类似或者有过而无不及之事。

 

现在的家长为了孩子的未来,提前量越来越大,不只是高考,甚至从小学到中学就开始了做各种打算,小升初本来是一个正常轻松的过渡,可是现在已经完全变了味。

 

某中学初一有十几个班,小升初考试后在细心的小学班主任多方打听下,建议家长把孩子送到一个刚从农村调到城里来任班主任的老师班里,听说这老师有二十几年的教学经验,又是刚从农村过来,理论上觉得既有能力也很朴实,不会有太多世俗上的复杂事情,于是许多孩子投奔而来。

 

可是,开学不久,这老师就办起了英语辅导班(她自己是教英语的),因为是班主任办班,为了以后在班里不被班主任歧视,所以孩子们报名很踊跃,但这班主任说了,要上英语辅导,就要同时上数学,要不就都别上,因为她和数学老师是好朋友……没办法,都是主科,得罪不起呀,于是不管英语成绩好不好,也不管数学应该不应该辅导,孩子们放学后饭还没吃就到老师集中的地点补课,有时晚上到近十点才结束,那个年龄的孩子,在学校上了一天的课已经非常疲劳,到了老师家除了睡觉其实并没有学到什么,不过挨到了时间就回家了。

 

其实老师非常清楚上级部门不许办班的规定,但为了个人利益还是铤而走险,为了让更多的孩子交钱上辅导,很多时候上课应该讲的内容不讲却强调要在课后辅导班再讲,有时象打游击一样,经常换补课的地方,并且告诉孩子们:“来补课的路上如果看到后面有人跟着就先别来了,老师不算你耽误课,或者多绕几个圈再进来……”

 

看似孩子把时间抓得非常紧,从学校出来就进了辅导班,可是结果却没有想象的那么好,花在补课上的费用越来越多,而成绩却越来越差,甚至不及格的现象并不少见,不仅学习上没有太多的进步,在时间上孩子失去了家长的监督,许多孩子借用上辅导班的理由跑到网吧去玩也不在少数。

 

这样的例子,我想所有读者的身边并不少见,只是为了孩子,大多数家长都会选择忍气吞声,即使不情愿,家长也没有太好的办法,没有谁会因为老师的做法令人不满意而重新选择学校,选择班级,想想,还是算了吧,将就过去三年就上高中了,可是到了高中也有大同小异的套路,其实家长早就明白,好孩子,爱学习的孩子即使不去补课也不会差到哪里,而那些不喜欢学习的孩子,即使天天住到学校和辅导班也不见得有多大的进步,关键是自己真正的把学习放在心上,更何况个别老师所办辅导班的目的并不是为了学习。

 

但不是所有的老师都如这般恶劣,就在前面文章提到的那个小学老师,六年来从孩子们五六岁走进学校那天一直到送他们离开小学的大门,所有的一点一滴都在她的亲切关怀下,她自己的孩子与班里的孩子同龄,可是她没有在自己的孩子身上分过心,即使学生们已经上了初中她还依然惦记着她们,而这六年来,她几乎都是与孩子们一起坐在教室里,观察孩子们的一举一动,细心纠正他们的缺点,哪怕那些缺点不属于课堂上的,所以至今孩子们依然怀念她,也依然在心里记得她。

 

话说回来,冯老师的事件虽然过去了,但它给所有身在一线的教师敲了警钟,为人师表,师道尊严,从古到今,教师都永远是学生的榜样,不管在怎样的情况下,那种被学生,被社会,被大多数人不认可的做法都会被唾弃的,但愿这样的事情以后不再发生,还校园一个美丽又干净的晴空,我想,这才是应该的也是最正常不过的。

 

 

 

 

浪漫--印痕

 

『诗意流年』由冯老师“一堂骂”事件引发的联想

2014925日(星期四)刊发在新浪草根名博首页《青葱校园》栏目

 

『诗意流年』由冯老师“一堂骂”事件引发的联想

新浪博客首页《猜你喜欢》:

『由冯老师"一堂骂"事件引发的联想』及『千帆过尽皆不是,惟有你依然在心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