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东诸城解方燕女士捐赠羽绒服仪式上的讲话
(2022-03-25 12:16:04)分类: 鹤鸣九皋 |
老师们、同学们:
隆冬季节,天寒地冻,对于家庭特别困难的同学,穿得单薄了些,穿得也旧了些,一时难以很好解决过冬穿着问题。宋朝的范成大写了一首诗《大雪送炭与芥隐》,诗中说:“不是雪中须送炭,聊装风景要诗来。”意思是如果不把炭送在困难时刻,那么那种营造出的意境和诗意将是勉强和造作的。自此,“雪中送炭”这个词就出现在中国成语中,比喻在别人急需时给予物质上或精神上的帮助。今天,解方燕女士从万里之遥的山东省诸城市“雪中送炭”来了,为家庭经济拮据、困难的孩子们捐赠崭新的羽绒服53件,帮助他们暖暖地度过严冬。随之送来的,还有一股暖流,从祖国的东方飘来,久久地停留在疏勒县第二小学的上空。老师们、同学们,大家是否能够感受到这股暖流,如果你感受得到,请用你的双手,热烈鼓掌,为解方燕女士的义举表示衷心的感谢和诚挚的谢意!
全国还有不少的贫困家庭,有不少的孩子冬季服装穿着还是一个问题。解方燕女士本来打算捐赠给其他省市的孩子,经援疆教师李勇老师的介绍,毅然决定把羽绒服捐赠给我们学校。为什么?因为我们学校所处的是边疆地区,是贫困县,解决民生问题是党中央治疆方略中的重点,而新疆问题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战略和全局问题。解方燕女士把衣服捐赠给我们,不仅是她爱心的体现,更是她胸怀祖国,有大局观的体现。
老师们、同学们,“从小学习做人,从小学习立志,从小学习创造,培养好思想、好品行、好习惯”,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2015年6月1日中国少年先锋队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对全国各族少先队员们衷心的希望和殷切的嘱托。我们当“学习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中国人”,有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良好的做人态度、品德和行为规范;立好多种志向,拥有“胸怀祖国”的最重要志向,能把自己的命运同祖国和人民紧紧联系在一起;发挥好主体作用,具备提出问题的意识和敢于质疑的能力,善于尝试创新和创造。人生志向很多,我们要放眼世界,思想可以走向远方,但必须拥有胸怀祖国的志向,坚定理想信念,无论何时、无论何地,一定把自己的命运同祖国和中国人民紧紧相连。我们当像解方燕女士那样,做事有大局观,即使献爱心,也要献给祖国最需要的地方。
老师们、同学们,我们要懂得感恩,还要懂得如何感恩,那么就让我们一起,学习给我们“雪中送炭”的人,立大志、立壮志,胸怀祖国,把自己的命运投入进新时代滚滚洪流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工作和学习!
最后,我提议,让我们再一次以热烈的掌声,感谢解方燕女士雪中送炭的义举!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