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无言的诉说——由徕宁城走起

(2022-03-22 23:02:21)
分类: 情寄山水

在古老的喀什噶尔老城中心,耸立着著名的全国最大的清真寺之一艾提尕尔清真寺。寺坐西朝东,寺外南边,横卧着一条老街,那是一条活着的千年古街——吾斯塘博依。欣赏着路边商店里琳琅满目的“西域”和两旁维吾尔族特色住房,沿街一路西去,不知不觉,一道半圆形的土墙赫然阻断归路,原来你已经到了徕宁城下。

周边是高楼,墙内也布满大厦,衬托得土墙如皱纹横生的老人。南门尚存,瓮城仍在,东侧城墙不再,大约已随着尤木拉克海尔路上飞驰的汽车而去。沧桑的墙体,正唱着“暗淡了刀光剑影,远去了鼓角争鸣,湮没了黄尘古道,荒芜了烽火边城……”的歌谣。

徕宁城是不屈的。

公元1759年,即清乾隆二十四年,清军平定了“大小霍加之乱”,统一了整个新疆,1762年,乾隆皇帝批准在喀什旧城外建新城,作为朝廷驻喀官署。当年建成,后不断在城内外增建市政管理衙署、商肆店铺以及豪华建筑物等。1771年乾隆皇帝御笔亲书,正式定此城名为“徕宁城”,取安抚边疆各民族、使之安居乐业之意。1794年,徕宁城已达到了鼎盛阶段,当时有人评价说:“徕宁城仰瞻宫庙之辉煌,凭临城池之壮丽,居然新疆一都会矣!”

但历史是坎坷不平的。

公元18267月,大和卓波罗尼都的孙子张格尔在中亚浩罕汗国与英帝国主义的唆使支持下,大规模武装入侵喀什噶尔。928日,张格尔占领了徕宁城。为了泄私人之恨,巍然挺立了64年的徕宁城在张格尔的兽性大发中彻底销毁,化为一片废墟!喀什噶尔参赞大臣庆祥城陷后自刎,阿奇木伯克买买萨依提与尤努斯力战不支英勇战死年轻的民族英雄黄定湘壮烈牺牲

望着徕宁城现在依旧傲立的身躯,我思绪万千,恰如艾提尕尔清真寺东门广场上惊起而上空中的纷乱鸽群忽而又飘落到疏勒县第二小学校园里那段土城墙残墙绵延西去,然后北折,和徕宁城一样,是那样的古老沧桑。

原来,1828年初,张格尔事变被彻底平息后的当年10月,清朝再建新城一座,命名恢武城”,即新的喀什噶尔汉城,并以此为治所,取汉唐疏勒古地名设疏勒直隶州,直隶州属喀什噶尔道。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后,浩罕国的阿古柏带着他的马前卒们,向恢武城发动了野狼般的进攻。清军守将奎英与大批清军将吏腹部受敌,四面被围。他决绝地引爆城内弹药库,与其家人、孩子等共十多人,正气凛然走向熊熊烈火中慷慨就义。随同的不少清军将士,亦义无反顾地走向烈火,在烈火中得以永生。风吹雨打,岁月如刀剑,把恢武城剥蚀成今日模样这些忠勇的志士,用血肉之躯,把爱国主义和坚贞不屈的精神,涂抹在这座磐石如铁的恢武城墙上。同样,1898年,为纪念徕宁城这座英雄的城池,清政府又重建徕宁城,在墙旧址上补筑了一道半圆形城墙,称为“月城”今天依旧巍然矗立

文明在战火后涅槃。

土墙无言,历史有痕!

初来喀什,又到疏勒,疑惑丛生,似迷雾弥漫。赫赫有名的疏勒国,怎改了名,换了姓,唤作“喀什”?徕宁城的风雨沧桑,恢武城的建立,仿佛成了过去时光中的数学坐标,让我似乎明晰了“疏勒”此名的前因后果。据梵本资料《圣大孔雀明王经》所载疏勒一词kha^sa“疏勒”是音译,故我国史书又称疏勒为佉沙、伽沙、迦舍、竭叉等。新旧《唐书》中都明确记载“疏勒国……王治伽师城”。疏勒——伽师——喀什,大约只是同音异译而已。 一缕阳光难得南疆多日堆积云层中喷涌而泻,倏忽投进了我的心扉。此时无声胜有声,恍如白居易笔下的琵琶,从远古飘来,渺茫却戛然而止。

                                        写于2019519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