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问答杨永信事件权威人士

(2016-08-30 14:07:57)
标签:

杂谈

「写在前面的话」

眼下我正在厦门参加国家卫计委主办的厦门医改调研活动,30号中午跟体改司的姚建红司长尝试了也许是微博第一次部委司局级官员的现场直播,谈了很多医改的话题。直播时非常多的人问杨永信事件,其实这并非姚司长主管范畴。

我个人对杨永信事件的观点在前面微博中有介绍,核心归结两点:1,不赞同不鼓励采取低频脉冲疗法治疗网瘾,但这只代表我个人的选择,不干涉他人合法权利。2,我主张如果对杨永信本人有法律定性,当事人作为成年人,可以采取起诉或举报的方式,确认是否存在非法医疗和虐待罪名。

本问答获得权威人士授权发表,不代表本人观点。权威人士属第三方高级监管机构,与杨永信不发生任何利益关系,因其要求因此匿名。

「问答杨永信事件」

理想记:很多人质疑,网络成瘾的戒治算精神医疗吗?临沂市精神卫生中心是否有资质?

权威人士:网络成瘾是一种冲动控制障碍,属于精神卫生诊疗范畴。临沂市精神卫生中心作为三级甲等精神专科医院,治疗网络成瘾患者,在其执业范围之内。

理想记:杨永信究竟是怎么发展起来的?

权威人士:临沂市市精神卫生中心是2006年1月成立的专门科室,中心主任杨永信工作认真,创建了包括多个环节的综合网瘾戒治模式,到目前为止,已成功救治网瘾青少年6000余名,成功率达90%以上,使这些网瘾患者能够回归家庭、回归健康,回归亲情,得到了网瘾孩子家长们的高度认可,在社会上产生了良好的反响。

理想记:相当一部分舆论很难相信家长怎么会把孩子送到这样的地方?

权威人士:这些网瘾患者都是家长事先通过考察并预约,主动送孩子到网瘾戒治中心,治疗过程中由家长全程陪同、家长与孩子进行互动,这本身也是治疗方法。

理想记:治疗费用合法吗?

权威人士:治疗收费严格执行临沂市物价局制定的收费标准。由于在治疗网瘾方面贡献突出,杨永信获得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这一荣誉。


「媒体炒作?」

理想记:现在舆论和媒体如此关注,依照你介绍的情况,难道杨永信没有责任吗?

权威人士:媒体炒作的焦点是临沂市精神卫生中心网络成瘾戒治中心使用“电击”对孩子进行“故意伤害”,这一炒作与事实严重不符。

理想记:不符在哪里?请详细说说。

权威人士:网瘾戒治是个新课题、新难题, 临沂市精神卫生中心网络成瘾戒治中心针对较为严重的网瘾患者,采用“心理行为治疗 个性矫治 同步家庭治疗 药物治疗”的综合治疗模式,获得了良好效果。针对患者个体差异,使用低频脉冲疗法,被媒体误解为“电击”,这是一种曲解。

理想记:可是,一些中央级媒体也曾报道过杨永信的疗法存疑,并曾被卫生部叫停。

权威人士:是的,2016年8月17日,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第一时间》报导,2009年卫生部叫停电击治疗网瘾方式,但临沂某网瘾治疗中心至今仍采用这种非法、不安全的方式治疗网瘾。中央电视台的这个报导也与事实不符,2009年原卫生部叫停的是电刺激(或电休克)治疗网瘾的技术,与低频脉冲治疗有根本的不同。

理想记:你的意思是低频脉冲治疗没有问题?

权威人士:没有问题!低频脉冲治疗仪是广泛应用于大中小型医院和家庭康复理疗的产品,符合医疗器械使用质量监督管理办法,对身体没有任何伤害,这种产品在美国、日本、德国、法国、荷兰等国家也被广泛采用。临沂市精神卫生中心网络成瘾戒治中心针对不同类型的网瘾患者采取不同的治疗方式,低频脉冲治疗仅是其中一种治疗手段,符合国家有关诊疗技术规范,不是网络炒作的“网瘾电击治疗”。

理想记:你有数据支撑治疗网瘾疗法的合理性吗?

权威人士:2009年7月至今,临沂市精神卫生中心网瘾治疗3000余例。根据个体不同,运用低频脉冲治疗的患者占80%左右,其中在疗程中使用1~2次的占40%,使用3~4次的占30%,4次以上的占10%。低频脉冲治疗在稳定情绪、有效沟通、心理引领等方面起到了基础性、辅助性作用。治疗中,患者均知情同意,并与监护人签订知情同意书,治疗收费执行临沂市物价局制定的收费标准。经临沂市精神卫生中心统计,其网瘾治疗成功率达90%以上,患者家属对治疗方法的认可达100%,满意度达99%,出院后的患者对治疗方法的认可达96%,满意度达94%。


「有人在炒作?」

理想记:如果杨永信的疗法没问题,那么为什么社会上这么多的反对声音。

权威人士:媒体炒作的始作俑者是网游公司,与网瘾戒治有利益冲突。网络媒体对网瘾戒治工作的炒作由来已久,因为网瘾戒治冲击了网络游戏商家的利益。近期个别媒体传播和发布的网文依然是以前的内容,与2009年的炒作如出一辙。

理想记:你说的炒作,有发起者吗?

权威人士:有。炒作的发起者网名“雷斯林”(真名蔡江舟,知名游戏制作人,莉莉丝网络游戏公司负责人)受利益驱使,连续策划发表了网文《杨永信,一个恶魔还在逍遥法外》、《我采访了三个从网瘾中心出来的少年,但这可能是我最后一次写杨永信相关的文章了》,内容均与2009年炒作的信息雷同。目前,全国大约有2400万网瘾患者,主要是青少年,他们给家庭、给社会带来了很大的痛苦和伤害,如果得不到及时救治,不仅贻误了这些孩子,还影响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发展。但是这些网瘾患者正是这些网络游戏商家的消费对象,这些商家依靠孩子“成瘾致病”赚钱,他们缺乏社会良知和社会责任感,也敌视和反对网瘾戒治。

理想记:都是社会不懂,都是有人炒作,难道你们一点责任没有吗?

权威人士:这次媒体炒作,说明我们的工作还有需要完善提升的地方,精神卫生属于公共卫生范畴,需要群众的支持和参与,在群众关注的网瘾戒治方面,我们宣传不到位,今后将加大网瘾戒治工作的宣传力度,避免媒体和群众产生误解,也欢迎媒体和群众对我们进行监督。 目前学术界对于“网瘾”的概念、诊断及治疗缺乏一致认识,相关管理规范缺乏,也建议国家尽快明确“网瘾”诊断与戒治共识、指南或规范,指导对有关医疗服务行为的监管。


「笔者编后话」

本人不是客观信息,只是客观信息的信息的搬运工。再次呼吁山东省有关部门直接公布调查结果,更详尽的回复公众质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