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财经时评 |
http://inews.gtimg.com/newsapp_bt/0/12055991362/641
文/杨国英
砸钱,全球疯狂砸钱,政府、企业、个人……
面对罕见的砸钱时代,经济学家们,美国的,中国的,几乎所有的知名经济学家,都从来没有想过,都从来认为是不可能的——一个理性的政府,是不可能这样干的!
他们认为,“疯狂砸钱,物价难道不会一飞冲天?”
经济学家的上述判断,源自经典的费雪方程式MV=PQ(货币学),其中M为货币量,V为货币流通速度,P为物价水平,Q为交易的商品总量——假设V和Q基本不变,货币量M突然猛增,P物价则要一飞冲天。
古典经济学跟不上时代了!开始失灵了!
今年3月,美国领衔罕见的“抗疫货币超级大放水”,美联储的资产负债表,3个月时间,扩张了近80%,总额突破了7万亿美元。
美国的货币量猛增,但是,物价(CPI)有没有一飞冲天呢?并不有!!
货币超级大放水在下,4月份和5月份的美国消费者价格指数(CPI)是多少?仅分别为0.3%和0.1%!
http://inews.gtimg.com/newsapp_bt/0/12055992471/641
(美国上半年的CPI指数)
再说我们,春节之后,我们的货币宽松,要比美国克制许多,远没有美国那么离谱。
但即便如此,相比往年,我们还是明显宽松了——今年前5个月,新增信贷总量超过了10.4万亿(同比增长近25%),如果6月份新增信贷为1.6—1.8万亿,上半年新增新贷总量将突破12万亿。
但是,我们的物价水平,有没有因为货币多了,而一飞冲天呢?
也没有!
我们货币宽松的阀门,是从2月份开启的,尽管CPI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幅偏高,但是,今年上半年,CPI指数却是逐月下降的,从1月份的105.4,逐月下降到5月份的102.4。
http://inews.gtimg.com/newsapp_bt/0/12055991874/641
(我国1—5月份的CPI数据)
货币大宽松,但物价水平,不涨反降。半年时间,CPI足足下降了3个百分点。
全世界疯狂砸钱,居然没有后遗症?!
货币超级宽松,传统经济学最为担心的后遗症——通货膨胀,这一次,事实并没有出现。
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下面解释一下“为什么”,并顺带再说几点其他干货。
1,罕见疫情,社会总需求降低
现行的CPI指数编制,主要涵盖衣食住行和教育、娱乐、医疗等,其是,食(食品)的占比最高。
在疫情期间,尤其是在疫情密集爆发期间,社会的总需求,除了食品需求基本不变外,其他需求近乎腰斩近半,虽然在线娱乐和在线教育等上升了,但这也仅是取代了以往的线下而已。
2,货币流不进消费,只能流向投资
货币宽松了,世界各国几乎都在史无前例地宽松,尤以美国为甚。
但是,全球疫情,社会总需求降低了,疫情期间,即便你想消费,也无法随意消费,所以,超量的货币,流不进消费,只能流向投资。
另外,疫情期间,超量的货币,超便宜的货币,超大多数只会流向富有人群,毕竟,信贷是需要信用的,是需要抵押物的,富有人群更具有优势。
3,超级美元,肆虐全球
美元是世界第一货币,是全球货币的风向标。
美元一旦宽松,其他国家必须跟进,但又不能跟进过猛。如果不跟进,则注定吃亏,如果跟进过猛,则自己国内的金融稳定性,又很容易出问题。
所以,每一次全球货币大放水,都是美元带头,先带头把自己的资产价格炒起来,这一次纳斯达克指数创下历史新高了。
然后,在自己的资产价格高得不能再高了,再顺势漫向全世界,流到其他国家薅一把羊毛——最近我们的大A股猛涨,也有这方面的因素。
现在,全世界疯狂砸钱,资产价格在狂欢,楼市、股市轮流欢腾。
对于众人,苦楚的新冠疫情,貌似已然消逝了。
但是,不要忘记,这个世界没有什么是不要付出代价的,全球疯狂砸钱也是这样——如果说后遗症,贫富加剧就是最大的后遗症!
顺势而为,且行且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