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从双11“1小时场景生活圈”看智慧零售的新十年

(2019-10-25 17:28:12)
标签:

财经


http://inews.gtimg.com/newsapp_bt/0/10605740575/641   " STYLE="display: block; clear: both; max-width: 640px; margin: 0px auto;" ALT="从双11“1小时场景生活圈”看智慧零售的新十年" TITLE="从双11“1小时场景生活圈”看智慧零售的新十年" />文/观察君

 

双十一还剩十多天,各大电商召开的“吹风会”均裹挟着浓浓的战意,摩拳擦掌。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一窥今年双11,有备而来的电商巨头,又准备比拼些什么?


价格?服务?体验?


诚然,前两项属于电商硬着头皮也必须拼的,义不容辞,但随着行业逐渐饱和化,赛道越来越狭小,殚精竭虑去打下一场价格战也很难成为最终的胜负手。至于体验,倒是可以深度挖掘的。


消费升级时代,体验永远不会存在天花板,体验的优劣就代表生活方式的高下,进而影响到智慧零售全面下沉的最终效果,这远远不是 GMV等失真的量化指标可以衡量的。


做好“体验”,之于智慧零售,简而言之莫过于落实好三个词,省时,省力,省钱。


但在以往的案例中,这好像又有点相互冲突,钱省了,与此同时时间也消磨殆尽,抑或服务优惠了,但“享受”的流程更为繁琐……这就是传统电商零售的“体验”进入到关键的下沉市场时屡屡虎头蛇尾的原因。

 

苏宁近期提出了“1小时场景生活圈”这个概念,我觉得很有意思。因为这个概念从内到外拆解了“省时,省力,省钱”这三大体验痛点,对症下药,给出了一个打破场景壁垒,实现互融互通的解决方案。


这个方案是否是智慧零售模式的最优解?我们暂不讨论。但我认为,这必然是一种革命性的改变!


01


首先,把全场景的“人—货—服务”在一小时内完成对接,并且输出到位,这有效克服了传统电商零售在实践推广过程中“场景繁多,时效不强”的问题!


修手机、买菜、家政……这些细枝末节的生活需要,智慧零售都有相应的解决方案,但你可以看到,要么是单一场景的极速化,例如叮当快药的一小时送达,要么是多重场景的低频化,例如你让一家某电商生活服务平台为你安排日常保洁和保姆陪护,你很难在一小时之内同时获得两项服务“上门”的响应。


“1小时场景生活圈”则解决了此类“鱼和熊掌不可兼得”的问题。全品类1公里30分钟达的“闪电配送”,和苏宁全业态1小时内触达到用户,时效性在全场景的落实中把关非常严谨。为了响应这种新概念,苏宁专门发布了“随时”产品,依托苏宁多业态部署,多层次渠道网络布局可以为消费者提供“随时到你”的触点。


如何在全场景触点上保持最强的时效性?这一方面有赖于电商自身提高统筹能力和管理水平,一方面也很考验其基础设施搭建和配套服务能力。而我们看到的苏宁小店、家乐福、苏宁易购PLAZA等苏宁自有业态,正是其能实现这种颠覆性“场景革命”的产业抓手。


未来的智慧零售,要想从改善消费者体验出发,必要先做好场景与时效的协同。对于消费者来说,“场景”是选项,而时间却是生命!这也将演绎为智慧零售的生命!


02


“省时”与“省钱”不冲突,避免了牺牲消费者利益去换取时效性,这同样也是智慧零售在消费认知平衡过程中亟待做出的一种革命性的转变!


你可以看到苏宁的“贵就赔”,无论是社区周边的苏宁小店,县镇市场的零售云店,还是在苏宁任何场景购物,消费者都可享受就近补差、退款。但这与“一小时服务”并不冲突,消费者既能省钱,也能享受到最为便捷的全场景服务。


针对“随时”的商品,苏宁联合厂商推出百亿补贴计划,这也确保了在时效性要求对成本构成压力时,全场景的立体化服务能力能够跟上,消费者所能到手的体验,也不再含有水分!


“场景会员升级计划”也是帮助用户省钱的重要创新。只需要开通一个会员,全场景会员权益将全部打通,避免了传统电商为了吸引用户,在多重接口收取“二道门票”的问题。


从这样数见不鲜的“苏宁式省钱”案例中,我们可以发现,在电商陷于流量瓶颈而衍生出获客难题时,不仅仅野蛮的价格战可以取悦用户,还有多渠道,多方式可以利用。但重要的是不要犯“以邻为壑”的错误,而是要用其多重生态的互补,个别服务的精修去完成价值挖掘。


苏宁已经给我们编排出了这样一种“智慧省钱”格式,而这种格式若能沿袭下去,对于促进智慧零售更好地与实体经济相结合将产生更大的裨益。钱袋趋紧,消费需求不振的“后电商”时代,用户越来越需要智慧零售去帮他们争取性价比!


http://inews.gtimg.com/newsapp_bt/0/10605758024/641    " STYLE="display: block; clear: both; max-width: 640px; margin: 0px auto;" ALT="从双11“1小时场景生活圈”看智慧零售的新十年" TITLE="从双11“1小时场景生活圈”看智慧零售的新十年" />

     


03


有读者觉得奇怪,苏宁提出的“省力”是什么?根据苏宁的说法,这是一种依托于生活帮的概念,有机整合苏宁小店、家乐福在消费者身边的点位资源,搭建便利性共线网络,实现生活管家、极速到家的一种消费模式。


这一点在传统电商零售中,其实并没有被重视。为什么?思考的立场不同,站在一个纯粹商家的角度,视线仅仅聚焦在人与货的匹配上,是很难去把消费者价值最大化的。站在消费者的立场上,除了刚需的商品,还有非概念性,非系统性,呈现碎片化,网格化的生活需要,这些才是智慧零售的底层需求。


我们可以看到,全国近6000家苏宁小店已经不仅仅停留在“小店”的视野,其更像是一个新零售领域遍地开花的“生活驿站”,家电维修清洗、快递收发、房屋中介、彩票购买等服务,苏宁小店一应俱全。这种“便利店+公共服务”的模式,已经对日常盛行的传统便利店经营来了一次全面化的升级,背后的目标正应了苏宁的产品标识——“生活帮”,实际上就是在帮生活!


“省力”这种概念的提出,也反映出苏宁“始于用户”的深刻认知。用户在场景的感知中可能欠缺什么?用户需要智慧零售去补充些什么?有没有“传统”智慧零售难以覆盖的痛点?这就关系到一个“借力”的话题,用户需要借助智慧零售的“力”去分割生活,组装生活,只有生活便携度提高了,与之结合的零售业品牌认知度自然得到加强,这种力的“相互作用”也能辅助其更好地反哺生态圈。


http://inews.gtimg.com/newsapp_bt/0/10605775991/641    " STYLE="display: block; clear: both; max-width: 640px; margin: 0px auto;" ALT="从双11“1小时场景生活圈”看智慧零售的新十年" TITLE="从双11“1小时场景生活圈”看智慧零售的新十年" />

     

“省力”不仅仅体现零售业寒冬之下的“苏宁温度”,未来与“1小时场景生活圈”的深度结合也有助于苏宁快速开拓最具差异化优势的赛道,传导更多的用户价值。


从苏宁的“1小时场景生活圈”看智慧零售的新十年,我们已经看到了这样一种优雅的预演。未来的智慧零售,场景零售成为进化的终极方向,“省时,省力,省钱”也将成为智慧零售成败与否的最优定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