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直管小米中国区,雷军的管理之殇?

(2019-05-28 09:55:26)
标签:

财经

时评

杂谈

文/杨国英


带领一个连队,任劳任怨、事必躬亲,显然是一种美德,这能够提振连队的士气和作战能力,但是,如果统领一支军团呢?这样的性格优点,或许会成为缺点。

http://inews.gtimg.com/newsapp_bt/0/9125944134/641" STYLE="display: block; clear: both; max-width: 640px; margin: 0px auto;" ALT="直管小米中国区,雷军的管理之殇?" TITLE="直管小米中国区,雷军的管理之殇?" />

近日,小米集团再次进行组织架构调整:雷军兼任中国区总裁,原中国区总裁王川调任新成立的大家电部(负责除电视业务以外的大家电)任总裁。

这已经是半年内小米中国区第二次换帅了,上一次是2018年12月集团高级副总裁王川兼任小米中国区总裁,而这一次,则是董事长兼CEO雷军直接披挂上阵兼任中国区总裁。

如此频繁的换帅节奏,甚至要了需要CEO披挂上阵的地步,小米中国区究竟怎么了?

我们先来看一组数据:根据Counterpoint的数据,小米2019年一季度中国市场出货量同比下滑超过20%,是华米OV四家中唯一下滑的厂商,同时,这也是小米在中国市场连续第3个季度的双位数下滑。

小米中国区,到了危急时刻,小米,到了危急时刻,因为,基于小米中国区出货量的连续下滑,已经导致小米全球出货量的下滑——IDC最近数据显示,小米一季度全球出货量为2750万台,相比去年同期的2780万台,已经小幅下降,这显然是极其罕见的,这意味着,小米在印度等欠发达国家的出货量增长,已经无法结构性抵消中国市场出货量的下滑。

小米在中国市场的节节败退,除了品牌调性、渠道打法、以及商业模式等,还有什么原因?我之前专门撰文做过分析,这里就不再赘述。

今天,我想讨论的是,在创办小米9年之后,“劳模雷军”依然还是劳模,突击队队长雷军依然还是突击队队长,作为最大股东和CEO的雷军,其这一性格色彩,究竟对小米这家公司造成了什么样的影响?

http://inews.gtimg.com/newsapp_bt/0/9125973683/641" STYLE="display: block; clear: both; max-width: 640px; margin: 0px auto;" ALT="直管小米中国区,雷军的管理之殇?" TITLE="直管小米中国区,雷军的管理之殇?" />

一句话,小米成也雷军,衰或许也在雷军!

任劳任怨、事必躬亲,具备这一性格特征的核心创始人,对于尚处创业期的公司而言,毫无疑问,绝对是一个极大的优点。因为,处于创业期的公司,科技研发水平的积累、供应链体系的完善、以及商业模式的成型,一般而言,都需要一定的探索期和磨合期,而在这一探索和磨合的过程中,创始人的事必躬亲、冲锋一线,显然有助于对公司进行必要的动态把脉和动态调整,从而避免创业公司陷入结构性的生存困境之中。此外,处于创业期的公司,人员流动性也比较大,这时候创始人业务能力较为全面、能够随时冲锋一线进行核心岗位的补位,这显然是无奈的、却是次优的必要选择。

但是,在公司发展到一定规模时,尤其是公司已经成为具有一定体量的全球化公司时,公司创始人、公司CEO如果依然是突击队队长,哪里需要冲向哪里,那么,这家公司的管理,显然是有问题的,而在管理的背后,或许公司战略也是存在一定误区的。

http://inews.gtimg.com/newsapp_bt/0/9126031198/641 " STYLE="display: block; clear: both; max-width: 640px; margin: 0px auto;" ALT="直管小米中国区,雷军的管理之殇?" TITLE="直管小米中国区,雷军的管理之殇?" />

雷军插手直管具体业务,这已不是第一次,上一次是小米全年出货量暴跌36%的2016年,雷军取代其时的副总裁周广平,直接负责手机研发和供应链管理。

小米的管理之乱,不仅体现在作为董事长兼CEO的雷军,屡次插手直接管理具体业务,也体现在高管频频离职——在过去3年间,小米副总裁级别的高管,离职人数已经高达近10名,这在大型互联网科技企业中,绝对是极为罕见的。

CEO屡次插手具体业务,高管频频离职,小米已经成为当下互联网科技企业公司治理的负面样本——而在这一负面样本的背后,需要我们为之深思的是,创始人格局与公司发展阶段的平衡,企业发展战略与战术之间的平衡,企业管理放权与抓权之间的平衡。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