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财经 |
文/杨国英
近来懒散了,公号原创文章更新少了,抱歉!
人近中年的懒散,是体力的衰退,还是无聊过于熟悉的工作?我想,我是后者。
职业财经写作,从2009到2019年,时间跨度超过10年,杂七杂八的财经文章,写了近2000篇,累计超过了400万字,这其中1300多篇发表在传统纸媒上,还有五六百篇是给自己的新媒体平台写的——说句心理话,这400万字的文章,有90%是为了应景而制造出的“文字垃圾”。
一篇真正的好文章,何其之难,文笔倒在其次,关键得有独到的观点。
所以,我写少了,公号原创文章更新少了,倒不是怕累,而是独到的观点,确实不容易,拿以前的观点,再套上最新的财经新闻,这样“炒冷饭”式的财经写作,我真的没什么兴趣——所以,鼓励我们的年轻人多写,我们有一个95后的女生,老读者差不多每周都读到罗小针的文章,嗯,这是她的笔名,就这样被逼着,慢慢地成长起来了。
01
今天文章的主题,只有两个字:分化!
一切都在分化!一切都在加速分化!!
世间的一切事物,都是运动着的,有运动,必然就有分化——而时间的催化,又会加深这种分化。
先说人,两个同班同学,毕业之后,假设入职的起点相同,但是,工作热情不同,一两年就会有分化,三五年就更是大相径庭,在由竞争决定的市场经济环境中,三五年时间,收入相差三五倍,这绝对是很正常的——除非你选择的是事业单位或国有企业。
再说企业,江湖传闻,当年马云创办阿里巴巴,去找雷军融资,雷军瞧之不上——这不是起点相同,而是起点很有差别,但是,20年后的今天,雷军的事业规模,仅约为马云的1/20。类似的例子,不胜枚举,再比20年前的华为和联想,华为是小弟,联想是大哥,但是,今天呢,早已不可同日而语了,企业之间的分化,一是比赛道,二是比战略定力,三是比系统构建能力。
最后说投资,哈哈,这是重点了。
投资从楼市说起,稍微再扯一下资本跨区域的势能,股市现在是超级热点,众目关注所在,就专业放在第二部分讲了。
楼市从我父亲说起,他是个平凡的不能再平凡的人,90年代初跟着乡党去上海做得小生意,几年下来也攒到四五万块钱,记得,我那时暑假去上海,普陀区的商品房广告打得很直接,“5万元一套房(两室一厅),再送一个上海户口”——当然,谁也想不到那么远,1994年父亲把攒到的四五万块钱,回乡盖了一栋很硬实的瓦房,“给我成年后娶媳妇用”——20多年过去了,今天上海的一套房500万左右,而我家乡的瓦房还贬值了,只值两三万了。
拿父亲举例,这是开个玩笑,而时间是财富分化的摧化剂,当时价值相当的,20多年后,价值却相差百倍之多——楼市的分化,城市与乡村,大城市与小城市,城市的核心地段与偏远地段——在一个极短暂的时间段看,价值似乎相差无几,但是时间一拉长,差别却是无限大。
再说说我父亲,年迈的他腿脚不灵便,思维也有点模糊了,但是,他有时或许也会想起,他人生第一次重大的财富机遇,是在90年代中期,那么,上海浦东刚刚大开发,建筑材料供不应求,并带起苏北、浙北一带建材业的火旺——父亲是个农民,当然想不到那么远,但是,那时一个相熟的、也靠谱的、偶尔介绍点小生意给我父亲的浙江老板,给我父亲抛了个“绣球”——1股5万,20股合资在浦东建个砖瓦厂,可以给我父亲认购1股。结果,本分的父亲,理所当然谢绝了这个好意——知道吗?那时的砖瓦厂投资,4—5个月就可以收回投资,与今天在柬埔寨建砖瓦厂是一样的,这不,上周薛蛮子在柬埔寨收购了一家建材厂,当然,这人成天忽悠,我也不知道真假。
说到这样,就得讲一讲商业机遇的分化,20多年的中国,包括砖瓦厂在内的建材业,绝对是一个好商机,而今天绝对不是——也可能还是,但不是在中国,而是在柬埔寨,在东南亚、在非洲和南美洲。
02
该聊聊股市了!
本周大A股不仅站稳了3000点,而且貌似站稳了3200点,形势一片喜人,韭菜蜂拥而至,各色股神更是层出不穷。
大盘在这个点位,是没有风险的,3500点可能4月份就要到,4000点今年也要到的——但是,大盘在这个点位没有风险,不等于你在这个点位买入的股票没有风险。
这个点位的A股,至少60%的股票已经有风险,毕竟大盘主要还是靠蓝筹股拉动的,相当一部分最近两个月大涨50%、甚至100%的小盘股,其风险已经显露,涨势可能还要再向上冲一冲,甚至再来几个涨停,但是,未来两个月,这些没有业绩支撑的小盘股,要是砸下来也是相当吓人的,连续的跌停,是要砸死一大批韭菜的。
慎重!慎重!!
过去两个月的A股,是撑死胆大的,吓死胆小的,拼的是胆量,胆量越大,赚得越多——而且,越是小盘股、越是垃圾股,涨幅反而越厉害。
但是,未来几个月,A股必将进入价值分化区间!
游资在这两个月的狂炒暴炒小盘股、垃圾股之后,已经开始进入收割韭菜落袋为安的阶段,未来还要加速收割。而这部分落袋为安的游资资金,在A股宏观面向好的背景下,总归还是要再配置的。
再配置,配置什么?肯定是白马股和蓝筹股了。
所以,过去两个月的A股,是投机市,投机拼的是胆量,而未来几个月的A股,则是价值投资市,投资也拼胆量,但归根到底拼的还是研究能力。
进入拼研究能力的阶段,A股还适合散户吗?当然不适合,这个“不适合”至少适合90%以上的散户。
散户不是不能、或没有能力研究,而是从研究成本上讲,散户的研究,永远是不经济的——这总计也那么多本金,花那么多的精力去研究,到底划算不划算?
未来几个月的A股,更适合专业选手,非专业选手,我建议远离A股,实在想投资,我建议还是买入指数基金为好。
A股3200点,专业选手登场,非专业选手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