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拼多多的“二选一”,给消费升级又挖了一个坑

(2018-10-12 17:15:43)
标签:

财经

杨国英

在电商界的脚跟尚未真正站稳,拼多多却玩起了“二选一”。

拼多多抛出的这枚“彩蛋”,砸中了一家叫淘集集的创业电商平台——淘集集创始人爆料,国庆节前,拼多多勒令商家在拼多多和淘集集之间二选一,限期商家在48小时内下架淘集集店铺,否则就处以最为严厉的三级处罚。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1012/6efe83b848e34e349b207b11e1aada3b.jpeg

容易让人产生联想的是,拼多多连刚刚起步的创业平台也不放过,不为人知的竞争手段还有多少?事实上,就在近期,拼多多还在“控诉”天猫“二选一”,这不仅让拼多多的“二选一”成了贼喊捉贼,而且众所周知的是,天猫平台上多是品牌商家,天猫对品牌商家客观上的控制力,与拼多多对中小商家相比,也明显是小巫见大巫了。

1、“二选一”和价格战都是过时的玩法。

事实上,“二选一”几乎是个被咀嚼得太过乏味的老梗,但这下,起码拼多多“太low”的形象可能要雪上加霜了。一方面,早在2010年,腾讯对360、京东对当当网就分别玩起了“二选一”,腾讯因此遭遇的口碑滑铁卢,犹令人印象深刻。

另一方面,在电商法实施前夕,电商新秀拼多多还要玩上一把“二选一”,表面上看,的确是抓住最后的窗口期,找补了一下心理上的不平衡:玩到就是赚到。但事实上,即便不提电商法这一层,就消费升级而言,拼多多也未必真的赚到了——对电商平台而言,顺应消费升级的背后,必须是玩法升级。

拼多多对低端商家具有较强的控制力、吸引力,而恰恰是在品牌商家方面,拼多多虽然有意发力,但限于“基因”,却境遇不佳。以天猫为代表,电商平台和品牌商家之间往往是双向选择,且平台全面赋能品牌,而拼多多上不仅有大量的山寨产品构成侵权,且品牌商家在拼多多上,一贯表现惨淡——据悉,当下拼多多对品牌化的重视,已经体现在微信入口的呈现上,但小米、当当等品牌的拼多多店铺的销量表现,与低质、廉价的商品,却依然存在较为明显的差距。

2、消费升级需要商业伦理支撑,拼多多的伦理是投机要趁早?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1012/557442907b9e4728b8734f03847f86ef.jpeg

电商平台顺应消费升级,也必须有商业伦理的升级作为支撑。

客观的说,虽然没有淘宝一样“万能”,但拼多多明显有早期淘宝的一些影子,但今天的淘宝在干啥?在办造物节,在强调创新、创造、社交圈,在激发能够创新的商家……所有这些,既然涉及到激发创新这个核心,表面看是玩法上的升级,但深一层看,则必须有商业伦理、价值观的支撑,很显然,那些损害商家基本权益或商业自由的想法或做法,包括但不限于“二选一”,是无法真正支持或激发创新的。这是常识,并没有很深的道理,而拼多多的做法硬是罔顾常识了。

在主流电商平台严打假货的时代大搞山寨……在电商法实施前夕、主流电商平台顺应消费升级(不仅是支持品牌升级,也在赋能中小商家的创新)时玩起过时的“二选一”……往好了说叫差异化思维,根子上却是一种牺牲商业伦理、打新旧交替时间差的投机思维。

换句话说,因市场一直以三四线城市、以及广大村镇市场为主,努力向“消费升级”转型的扶贫多多,其涉嫌“二选一”的做法,本身还是存在一些价值导向的矛盾。

产品品质太low,本该在消费升级中颤抖、惊醒的拼多多,用“二选一”的做法给消费升级又挖了一个坑,并且奋不顾身地跳了进去!在海淘等诸多领域,三四线城市的消费升级速度都高于一二线城市,而前者却是拼多多的大本营。与此同时,拼多多却仍在做着正在见顶且极易流失的流量生意,靠“二选一”圈存流量的做法即便一时有效,与经营生态、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的高下之别,更是昭然若揭。

在勒令商家“二选一”的同时,拼多多自己也做了一次“二选一”,从定位、打法到商业伦理,在升级和降级之间,在鲜活多样的需求和单向度的流量之间,拼多多或许还需要一段时间的调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