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野心与现实之间,京东亟须一个平衡!

http://inews.gtimg.com/newsapp_match/0/2966501776/0
杨国英
现实是一片荒凉!
一份亮眼的财报发布,得来的却是股价的大跌,这确实出乎大部分人的预料之外,尤其是刘强东。
3月2日晚(北京时间),京东发布2017年四季报及2017年财报——全年净利润达5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速140%,单季连续第七个季度盈利。其中,2017Q4净利润为4.5亿元,比去年同期下降了42.3%,GMV(交易总额)达到4000亿元,但仅“双11”(1271亿元)就占比近1/3(对促销存在一定的依赖)。
尽管去年4季度利润下降明显,但是,京东依然取得了连续七个季度的盈利,且2017年全年利润同比增速高达140%。这似乎证明了京东又开始迈向新的辉煌,怎么股价不涨反而跌了?而且还是大跌了。
在财报发布的当晚,京东股价大跌5.22%!
http://inews.gtimg.com/newsapp_match/0/2966514702/0
与尚处成长期的A股市场不同,在成熟的美股市场,机构和个人投资者对投资标的公司的取舍,往往更看中干货,相比A股市场的投资者,也更具备“透过表相看本质”的能力。
京东2017年高达50亿元的净利润,所采用的会计标准是Non
那么京东2017年四季报及2017年财报的净利润(US GAAP)分别是多少呢?2017Q4净利润为-9.1亿元,2017财年净利润为1.2亿元——这才是京东归属股东的真正净利润!
这才是亮眼财报发布后股价却大跌的根本原因,虽然,相比2016年,京东2017年的赢利能力已经有所好转,但是,在每ADS(美国存托股票)收益低于预期(每ADS收益0.31元人民币,市场预期为0.38元)、且去年四季度大幅亏损之下,美国投资者对京东明显缺乏信心。
读财报,研究干货才管用。
那么,2017财年,京东Non
一个词,野心!
纵观2017年,京东对外投资的动作频频,对外,与泰国尚泰集团成立合资公司,联合VNG公司共同投资了越南电商平台Tiki等等;对内,联合腾讯战略入股唯品会、与和美丽联合组建合资公司……并且,今年1月底还追随腾讯入股万达商业。
对外投资动作频频,仅是证明京东野心的其中之一,大手笔引入AI和大数据人才是其二,仅从2017年10月起,短短4个月时间,京东就陆续引入了多位科技大牛,包括前亚马逊首席科学家薄列峰、大数据AI科学家裴健、前微软亚洲研究院资深研究员梅涛、现代供应链之父李效良等等。
此外,2017年,京东的内部业务依然处于极速扩展阶段,京东物流运营的大型仓库,一年内总面积近乎倍增(从560万平米增加到1000万平米),京东全流程无人仓和无人分拣中心的投入使用,京东全球首个顶配奢侈品仓的正式启用,联合斯坦福人工智能实验室的AI研究计划也全面启动,无人机、无人配送站等项目先后落地……
无论是对外大额投资、引进顶级人才,还是内部业务的极速扩展,都需要什么?毫无疑问,都需要钱!
但是,今天的京东,已经是上市公司,而且是业务规模已经接近天花板的电商上市公司。其对外、对内的巨额投入,像小公司那样讲故事提高估值已经行不通,而必须通过实打实的运营能力,继而获得资本市场与之相匹配的估值——否则,短期内,现金流尚可左右挪腾,但是,中长期显然是难以维持的,曾经的A股创业板明星公司乐视网,即是众所周期的负面典型。
当然,最近几个月,京东试图通过上调配送费用和PLUS会员价,以提升自己的经营利润,以平衡自己的财务收支,但是,在前有巨头阿里领先、后有苏宁追赶之下(且无论是物流还是会员,阿里和苏宁均持续大幅优惠),京东此举,虽可稍微缓解财务之渴,但却极容易动摇其业务之本。
当下的京东,在野心与现实之间,亟须一个平衡。外部的大幅扩张,短期难有收益,内部技术(以及人力)的急速投入,也不一定就能将重装部队改造成轻骑兵。
在讲究现实的商业世界,在无比残酷的美股市场,野心可以领先现实一步,但绝对不能领先两步、三步。
没有野心的企业家,永远无法成为优秀的企业家,但光有野心的企业家,也注定无法成为优秀的企业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