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阿里领衔成立“之江实验室”:科技企业成基础研究生力军

(2017-09-08 08:42:21)

http://p3.pstatp.com/large/39aa0004a52ec002c68c

文|杨国英

9月6日,之江实验室在杭州举办成立大会。之江,一个浓缩着“浙地”文化和历史渊源的名字,或将借力科技浪潮焕发生机。

集合浙地的政、产、学、研之力,聚焦世界前沿科技领域的基础研究,之江实验室的高定位、新型化,由此可见一斑。按照之江实验室成立大会上的表述,之江实验室由浙江省政府、浙江大学、阿里巴巴集团联合共建,将以国家目标和战略需求为导向,打造一批世界一流的基础学科群,开展重大前沿基础研究和关键技术攻关,积极争创网络信息国家实验室。

国无强企不立,无前沿科技不兴。当下,互联网科技企业不仅有前沿的科研实践和应用,更有敏锐的时代嗅觉和强大的行动力,围绕新一轮科技革命,国家则有深化基础研究的战略诉求,将两者紧密结合起来,无疑正逢其时。从这个角度看,阿里巴巴参与之江实验室的建设,与浙江大学共同构成实验室的“双核”,不仅颇具新意,而且富有风向意义——未来,更多有科研实力企业将成为国家基础研究的生力军,成为国家发力基础研究的重要路径。

“之江实验室”的政产学研背景和“双核”架构首先说明,这是国家战略在地方层面的一次不打折扣的落地。企业进入基础研究领域,既是科技企业打开上升通道的必由之路,也是明确的国家战略。2016年5月,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上明确提出,要在重大创新领域组建一批国家实验室。这样的国家实验室,应该成为攻坚克难、引领发展的战略科技力量,同其他各类科研机构、大学、企业研发机构形成功能互补、良性互动的协同创新新格局。

从产学研的关系看,参考发达国家的科研经验,可以认定,“之江实验室”的“双核”架构安排是比较科学的。比如在硅谷,斯坦福大学被成为硅谷的摇篮,很多硅谷的科技公司,比如谷歌,实际上最早是斯坦福大学的学生在校的创业项目,斯坦福的教授兼职科技公司也很常见,如今谷歌的首席科学家就是斯坦福AI实验室的主任,美国高校和科技企业的紧密结合程度,集中体现了科研工作和企业发展的互补功能。在我国,过去高校科研和企业发展的联系则是比较弱的,但是一旦结合起来,不仅对企业和国家的科研是互利的,长期来看,“之江实验室”采用阿里和浙大的“双核”架构,在阿里巴巴这种稀缺性的世界级科技企业的带动下,无论是科学研究本身还是科技企业创业,两者所需要解决的高端人才供给问题,也将慢慢得到改善。

从政企关系看,阿里巴巴一直以来都是政企良性互动的典范,乃至于阿里巴巴在各个时期的企业战略,与国家战略的共振效应非常明显,这一点,则是美国等西方科技企业不太具备的优点。比如,阿里巴巴一直强调社会效益最大化的开放赋能,其新零售及农村淘宝项目也是更多地着眼于制造业、农业的供给侧改革。从技术的层面看,今年3月,阿里巴巴启动了致力于打造新技术研发体系的NASA计划,这个着眼于驱动行业未来20年发展的计划,仅半年多时间,就先后在量子计算机、全浸没液冷服务器等领域实现突破,并非巧合的是,在阿里的战略中,之江实验室也是其NASA计划构建开放协同学术生态的一部分。相比之下,美国科技企业对国家战略的辅助作用更多是间接的,尤其是美国东部地区,因为缺少科技企业参与国家科技战略,仅由高校承接国家科研项目,象牙塔的气息还是很浓厚的。

前沿科技的范畴足够宽泛,对于基础研究实力并不雄厚的中国来说,要想在新一轮技术变革中抢占先机,在照顾到基本面的同时必须注重聚焦,而阿里巴巴作为一家具有全球视野的科技企业,其不可多得之处,也正在于对基本面和发力点的平衡兼顾,特别是在人工智能和机器人领域,阿里巴巴无论是在立意高度还是人才储备上,完全可能使之江实验室成为国家科技战略的一根脊梁,而之江实验室作为科技企业领衔基础研究的风向标,对于国家科技战略在各个领域的全面落地,则更具启示意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