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618不再是京东的主场,天猫新零售成为主旋律

(2017-06-18 21:47:03)

http://p3.pstatp.com/large/288d000428f4d012fc16

文\杨国英

天猫的发力,让今年的电商618大战与往年截然不同。

往年618是京东的主战场,在这样一个以京东店庆日之名发起的电商购物节,玩3C品类,玩价格,玩自营服务,京东的高垒深沟似乎牢不可破。正因为此,今年,当主流品牌商集体齐聚天猫618,天猫设“补差官”重击京东的价格优势,并且在服务上加速升级,一夜之间,京东要守住618这个高地,品类的局限性、自营的封闭性都成了亟需改变的劣势。

事实上,无论是618还是双11,表面是价格战,内在则是升级战。在电商这个高速发展的行业,转型、升级是常谈常新的话题,所谓牢不可破的优势并不存在。如果缺乏长远战略,一时的优势被超越、乃至被证伪,都是完全可能出现的事情。对于京东来说,刚刚宣称今年全面盈利,却在618这个主战场上蒙圈,后者对于京东的前景,实在不是一个好消息。

对618定位的不同,反映着京东与天猫在格局上的差距。京东把618看成命根子,明显处于守势——618大战胶着之际,6月13日,有微博爆料京东让神州电脑在天猫旗舰店涨价,被指责“没实力,来硬的”,6月14日,媒体再爆京东强行要求数码手机商家上调天猫旗舰店价格。而京东方面的应对方式是将爆料媒体与阿里强拉关系,企图通过碰瓷阿里反守为攻。只不过,阿里明确表示对口水战没兴趣,让京东的亏本压力彻底没了发泄之处。

6月18日裂帛申请关闭京东旗舰店事件,更暴露出京东对商家缺乏吸引力的根因。裂帛方面表示,6月2日,京东擅自锁死了裂帛旗舰店所有功能包括库存,价格,页面等,6月17日,京东强拉裂帛进入618会场并代表裂帛方面发放3.8折优惠券,不堪承受经济及权利损失的裂帛因此申请关店。裂帛是不是唯一遭此待遇的商家,是需要打个问号的。而这种事情之所以会发生,一方面反映了京东618的极度焦虑,以致慌不择路,更一方面也应对京东一贯的商业底线表示质疑。

http://p3.pstatp.com/large/288e0003a41ea74c7ef7

电商格局的大小绝非虚名。618曾经是京东必须守住的命根子,如今则是由天猫新零售来唱主旋律,一个守旧,一个“维新”,这是显而易见的。为践行新零售,天猫以构建数字化生态挖掘商业力量,大刀阔斧地进行供应链的重构、销售全通路的重构、品牌营销和用户连接的重构,以及打通线上线下带来的重构。相比之下,京东只有“一亩三分地”的体量,更应该深耕,但京东为电商行业做了什么有开创性的事情?

京东对品牌商施压,忘了基本的商业规律,违背商家意愿锁定商家库存、强拉商家接受京东618的折扣、致商家损失,更违背了商业道德和法律底线——品牌商愿意为谁“站队”,愿意打多少折扣,归根结底是一种符合自身利益和经营需求的商业行为。客观地讲,相比天猫,京东最引以为傲的自营招牌,首先就是以牺牲品牌商更多的自主权为前提的。而天猫对品牌吸引力,则是靠完善供应链、为品牌商提供工具和解决方案、拉近品牌商与用户的距离、与品牌商合作推出更符合消费者需求的产品等方式实现的,其结果是赋予品牌商更强的转型动力。

阿里打造新零售生态的思维,不仅品牌商认可,甚至国际电商同行也在追随。6月16日,亚马逊宣布收购全美最大的连锁超市Whole Foods后,这个时间点与阿里入股联华超市仅隔一月,且此前阿里先后入股苏宁、银泰、百联、三江等线下零售实体,推出新零售体验馆。有业内人士就此评价,亚马逊在效仿阿里巴巴天猫新零售的战略布局,以实现线上线下融合的“新零售”业态。

战略思维决定战略行为,虽有物流这个传统优势,但在新零售的实质性升级和线下布局上,京东已然掉队。在线上,品牌商已经在用脚投票。而在线下,除了15年入股永辉超市,在整个线下体验没有太多布局,这里面涉及一个关键问题,即京东擅长的是闭环控制,新零售布局则讲究建立一个开放、共赢的生态,两者的冲突表面上是模式冲突,实则受制于企业当家人的思维局限。往深一层讲,京东可能并没有真正理解并跟随用户需求,这个问题短期可以被部分掩盖,长期来看则是致命的。

在新零售升级上的不断蓄势,让天猫拿下今年的618一战显得举重若轻。618之前,阿里CEO张勇甚至不是在备战,而是远飞欧洲,且临行前给助理留话,“好好玩,我去欧洲溜达一圈,顺便去喂喂鸽子。”显然,如果天猫像京东一样将618单纯当做价格战的战场,绝不会有这样的放松心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