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城市大脑:人工智能管理城市不再只是科幻

(2016-10-14 15:36:08)

http://sinastorage.com/storage.caitou.sina.com.cn/products/201610/e7fa1efd6b6740641fd3c27580918045.jpeg

文/杨国英 (微信公众号:杨国英观察)

这是一个有些“科幻”色彩的时间点。10月13日,在2016年杭州·云栖大会上,杭州市政府发布了“城市数据大脑计划”,作为城市的人工智能中枢,城市大脑将首先接管杭州的交通治理。城市大脑计划具有全球范围内的开创性,其五大系统平台采用了阿里云的飞天操作系统和ET人工智能技术。

在解决交通拥堵等城市病、提升人口承载上限、提升城市竞争力方面,城市大脑与智慧城市发挥的作用类似,但和发达国家相比,近年我国智慧城市的发展成果较为有限,而城市大脑所依赖的人工智能技术,对更富成效地打造智慧城市可能具有借鉴意义。此外,作为人工智能技术的运用,城市大脑计划在推进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等方面所具有的意义也不容忽视。

城市发展是一个由粗放到精细化的过程,目前我国大城市的发展已经进入拐点,通过打造智慧城市突破发展瓶颈迫在眉睫。从交通拥堵、城市内涝、公共安全等领域看,我国的大城市病的严重程度高于欧美,而从我国的城市化进程来看,中期内我国人口向大城市集中的趋势不会改变,大城市的人口承载力将受到挑战。未来的城市发展必须向精细化、智能化看齐,即在有序扩张的同时加强存量管理,提升公共资源的配置和利用效率。

由于在数据的使用上更加有效,人工智能为智慧城市的发展提供了路径升级的可能。城市的交通、能源、供水等公共领域每天都产生大量的数据,这是人工分析和局部、简单的技术分析所无力消化的,而处理海量数据、据此快速做出决策恰恰是人工智能的优势。实际上,人工智能不仅能够提高城市人口承载力、解决因人口集聚带来的城市病,长期来看还具更大的潜能,即颠覆传统城市不甚理想的人际生态。

我国的智慧城市建设起步较晚,但借助人工智能,可能实现弯道超车。例如,早在2004年,韩国政府就推出了U-KOREA发展战略,多年实践之后,2010前后,韩国一些城市已进入了U-City时代。网络技术是U-City的基础,应该说,早在数年前,U-City在韩国的智能化程度、普及程度已经比较高,在这方面,我们并不占据优势,但在目前,人工智能技术还处在发展早期,这方面工作做得足够早,我们就有弯道超车的可能。

此外,从人工智能产业自身的发展来讲,政府在城市治理方面引入人工智能,既是一种对人工智能产业的行动支持,也有助于政府加深对新技术的理解,进而合理定位自身在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中的角色。

美国总统奥巴马日前在接受《连线》记者采访时表示,在人工智能发展的早期,政府应当给予相对较少的监管,更多地投资于科研,确保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之间的转化。这次杭州的“城市大脑”计划,实质就是对人工智能的投资,也有助于政府进一步理解人工智能发展的需要,在立法等方面做好产业发展的配套支持工作。

总之,人工智能参与管理城市的想象空间打开了,一个之前只存在于科幻小说里的场景正在走向现实。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