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互联网+物流”,是谁提前三年把准了总理的脉搏?

(2016-07-22 09:20:28)
“互联网+物流”,是谁提前三年把准了总理的脉搏?

文/杨国英(公众号:杨国英观察)
风水轮流转,“互联网+”的风再次吹到了物流业。李克强总理最近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会议内容的重头戏之一是部署推进“互联网+物流”,以降低企业成本便利群众生活。你可能想不到,这件时髦的事情早在三年以前阿里旗下的菜鸟网络就着手去做了。
三年前,在物流业还沉迷于粗放竞争难以自拔的时候,阿里巴巴发起的“中国智能物流骨干网”(CSN)项目就诞生了,这个项目的实体就是菜鸟网络。菜鸟网络不可轻视的原因有二:首先,它是一个合作平台,阿里牵头,参与方则有“四通一达”、宅急送、顺丰等最重要的快递企业,有复星集团等产业资本,有金融机构;其次,菜鸟网络“不止于大”,它的定位是大数据+社会化协同的智能物流平台,直指物流业的发展趋势。
李克强总理部署推进“互联网+物流”,为的是解决物流业效率不高、成本过高的痛点,而菜鸟网络三年前就看到了这一痛点。降低物流成本有多重要,空间有多大,可以从一组数据看到:最近几年,我国物流成本占GDP已经有所降低,但是,整体降幅依然不明显,当下我国物流成本占GDP的比重依然高达16%,高出同期美国7.5个百分点,也高出同期全球平均水平4.5个百分点。
下面你看到的则是菜鸟网络做了什么。在如今的菜鸟平台上,运转着超过全国70%的快递包裹、几千家国内外的物流和仓储企业。在智能物流的建设上,菜鸟网络成立当年就实现了在天气预警、重点网点揽派预测的大数据创新;2014年,保税等跨境模式智能化仓储投入使用;2015年,“天网+地网”战略、线上大数据与线下仓储的整合联动走向深入。大数据对物流效率的提升非常明显,比如“菜鸟鹰眼”在2015年9月投入运营,三个月之后菜鸟平台上的超时异常件率就下降了32%。更有说服力的数据是,2015年,菜鸟网络平台上平均每个包裹的配送时效比2014年提升了整整半个工作日。
现在物流行业提效率、降成本的空间仍然巨大,如果说提升效率需要一种核心驱动力的话,那一定是大数据;在这方面,未来的先行者最有可能是菜鸟。细数物流业的痛点——爆仓、跨境物流程序复杂、最后一公里、服务体验欠佳、配送时效有待提升、农村物流滞后,不一而足,其中的大部分痛点,非得用大数据才能解决不可。菜鸟是一个开放的物流平台,这不仅决定了它发展大数据的基础雄厚,也意味着它的大数据成果可以进行规模化应用,可以提升中国物流行业整体的效率水平,比如,去年“鹰眼项目”刚启动,就在申通、圆通、中通、百世汇通等快递企业进行试运行。
中国现在面临的物流升级,是消费升级乃至经济转型的一部分。这既是物流业面临的的挑战,也是物流业发展的新契机,作为智慧物流的代表,菜鸟网络必然有所作为。阿里研究院物流专家粟日认为,快递业恶性竞争的根本原因是中国消费升级动力不足、服务分层不足,导致同质化竞争严重。不过,近一年来中国电商消费升级趋势明显,如果善加引导,物流服务升级将是大势所趋。实际上,不仅是商业消费,工业贸易方面的物流更有提升服务效率的需要,这将有效减轻传统企业的负担,起到为疲弱的实体经济松绑的作用。
物流业要提升效率,做好开路、修桥的基础网络建设是关键,“互联网+物流”能够做到的事情,不仅是通过互联网建设一个智能化的信息网络,而且还需要将“互联网+”的共享合作思维发挥到极致。
总的来说,“互联网+物流”的想象空间足够大,菜鸟网络的独特性,决定了它的重要性乃至不可替代性。物流是电商的重要配套,与互联网有着紧密的“血缘关系”,这是菜鸟网络之所以诞生并且具有超前定位,成为最新物流”国策”的先行者与践行者的重要原因。然而,菜鸟网络将合作思维、平台思维发挥到了极致,并且坚持以大数据和社会化协同两条腿走路,这才是菜鸟网络能够成为业内典范,赋能合作伙伴与之共赢的原因。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