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杨国英:不要对美联储完全退出QE期待过大

(2013-12-24 09:53:25)
标签:

财经

 

北京时间12月19日凌晨,美联储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在结束两天封闭会议后宣布,将每月采购850亿美元资产的开放式量化宽松(QE)缩减100亿美元,其中国债和抵押贷款支持债券(MBS)的采购额各缩减50亿美元。

此信息一经公布,道琼斯股票指数随即拉涨近2%,而黄金期价随即下挫逾1%,金融市场人士普遍认为,此次美联储明确缩减QE购债规模,既是对美国经济全面好转的证实,又夯实了2014年美联储完全退出QE的预期。

实际上,如果对美联储QE的构成要素、新一届美联储主席耶伦的政策取向、美国经济好转背后的推动力量、以及浮动汇率制下的美元谋利依赖,进行详实了解和分析,我们就不必对美联储完全退出QE期待过大。

美联储QE主要由两方面构成,其一是扩张购债规模,其二是维持超低利率。据此分析,此次美联储仅仅启动了缩减购债规模的举措,而对超低利率的惯性维持却没有任何改变——“0-0.25%超低利率在失业率高于6.5%情况下不变”。

而新一届美联储主席耶伦的政策取向,与现任主席伯南克相比,其实更为“鸽派”,亦即是说,货币政策取向更倾向于提高就业率和刺激增长、而非抑制通胀。这既可从此前耶伦作为伯南克副手,对伯克南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大力支持间接感知,更可通过耶伦及其曾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丈夫(阿卡洛夫)著名的“效率工资理论”,得到更为明确的判断。

再者,美国当前经济的大幅好转,表面看来固然喜人,前三季度GDP修正值大幅上调到3.6%,远高于预期的3.0%,但是,其11月份失业率却降至7%,为2008年11月以来的最低水平。由此看来,美国当前经济的大幅好转,极可能与其实体经济的振兴关系不大,而是更多因全球金融资本的避险需求所导致。

此外,更深层次地分析美联储货币政策,我们可以确定的是,即使美联储会因经济相对复苏、以及国会债务上限纠纷等因素,进行短期货币政策量化宽松的微调,但是,之于中长期而言,在美国结构性的贸易逆差极难扭转之下,浮动汇率制下的美元发行无锚,所形成的“铸币税”收益欲望,必将导致美联储中长期内维持相对宽松的货币政策,除非,美联储全球央行这一地位遭到根本挑战,或者浮动汇率制无奈转为固定汇率制。

不能因美联储当前的短期缩减购债规模,而望文生义地臆测美联储未来会完全退出量化宽松。不要对美联储完全退出QE期待过大,这不仅是对金融市场人士的劝告,此次美联储缩减购债规模对黄金期价所造成的冲击,其回撤幅度远远小于市场预期,这说明金融市场的主导力量仍然维持着中长期美联储不会完全退出QE的判断。

不要对美联储完全退出QE期待过大,更是对货币政策决策者的劝告,人民币汇率不能因美国国债利率上扬而追随性升值,人民币利率更不能因此而主动升高,否则,不仅会对国内实体经济造成冲击,更会对人民币国际化既有路径形成干扰。

本文发于《新京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