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杨国英:形式大于内容的“欧元区特别峰会”

(2011-07-22 08:29:04)
标签:

财经

特里谢

德法

欧债

债务重组

与其说正在布鲁塞尔举行的“欧元区特别峰会”,是一场平衡各方利益的协调会,不如说是一场欧元区各国早已心照不宣的过场会。

如此论断,可从德法7月20日在柏林的碰头会找到佐证——法国总统府的21日公告称,法国总统萨科已与德国总理默克尔,就如何应对希腊债务危机达成一致意见。请记住,其时欧洲央行行长特里谢亦在场。

除此之外,论断此次“欧元区特别峰会”为过场会,更可从合理的逻辑进行推导。在带有多米诺骨牌效应的欧债危机中,希腊、比利时、葡萄牙、西班牙、爱尔兰、意大利等一系列欧元区成员国的巨额主权债务,逐一暴露,且越演越烈。应该说,在欧债引爆至今的一年半时间里,作为欧盟龙头的德法两国,不仅自身为欧债危机输入逾千亿欧元的救助性贷款,推动欧盟批准近万亿欧元的援助计划,而且与中日等欧债持有大国积极牵头周旋,持续认购欧债并延长还款期。但是,输血不易,造血更不易。且不说,面对越演越烈的欧债危机,欧元区之外的各国会丧失信心,德法亦害怕输血过多造成自身贫血。而巨额的援助性贷款辅以高达6%左右的利息,更让受援的欧债各国,未来还贷之路难于上青天。

以迄今为止身处欧债危机地震中心的希腊为例,虽然危机爆发至今,希腊政府施行了严厉的财政紧缩政策,削减工资、提高税收,且准备大量出售包括希腊邮政银行34%的股份、博彩公司OPAPSA34%的股份、希腊电信10%的股份和Piraeus 港和Thessaloniki 港、水厂Thessaloniki Water Supply &Sewerage 等国有资产,但是仍然收效甚微。即使在IMF和欧洲央行的1100 亿欧元贷款的紧急援助之下,希腊主权债务危机仍没有好转的迹象。很显然,欲想将希腊从主权债务危机的泥潭中拉出,仅有两种方法:一为持续援助,一为债务重组。

持续的信贷援助,对于已经作出牺牲的德法而言,无疑面临着民众反对的政治压力。不仅如此,如果经济总量位列欧盟第三的意大利遭受欧债波及,所产生的持续几何级递增的危机,欧债机将陷入万劫不复,德法的持续牺牲亦将无济于事。这不是没有可能,在7月5日穆迪下调葡萄牙主权债务信用等级后,意大利股市债市双双重挫,其银行股票已遭到投资者大幅减持。

基于此,持续的信贷援助,不仅国内自身的政治压力,而且欧债持续波及所加大的边际风险,均让德法显得难以承受之重。而对于债务重组,虽然一开始欧元区几乎所有成员国均表示反对,但持续恶化的事态,已让包括德法在内的欧元区各国别无选择。就在“欧元区特别峰会”召开的当日下午,欧元集团主席容克即用“虽然欧元区各国正极力避免“选择性违约”,作为希腊救援新方案的一部分,但这一结果不能排除在外”这样的模糊语言进行暗示。

虽然,对容克早已提出的“债务软性重组”设想,欧洲央行行长特里谢不惜与之翻脸,表示极力反对。但在欧债危机持续恶化日益陷入无解之时,特里谢的姿态,不仅因为害怕欧洲央行遭受已购买约500 亿欧元的希腊债券亏损,更想竭力维护欧洲央行的信任以及欧元的稳定。

显然特里谢对债务重组的反对,形式大于内容。其通过看似严厉的反对姿态,表明其后的债务重组并非欧元区有意“赖帐”。因为,如果希腊债务重组,不仅欧元区的德法会遭受损失,欧元区之外的国家亦将遭受重大损失——据研究报告显示,欧元区的未偿债务总额逾3万亿欧元,而其中约有一半由欧元区之外的其他国家持有。

可以预见,虽然此次“欧元区特别峰会” 仍将争论激烈,但其实早有定论,在德法推动的象征性缓助之下,欧债重组必将开启。欧债,你救,或者不救,都在那里,不多不少!欧债,你重组,或者不重组,都在那里,只能如此!
本文发于《第一财经日报》,有删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