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废名竹林的故事杂谈 |
废名《竹林的故事》1924.10
先讲一下故事梗概:
在三姑娘六七岁的时候,她的父亲老程在竹林里种菜,她害羞而爱笑,我们常逗她玩笑,她不告诉我们她的名字,我听到她父亲喊她“阿三”,我就挽住她的手,喊她“三姑娘”。她的父亲也打鱼,她也帮忙。还有父亲喝酒,她吃豆腐干的场景。
三姑娘八岁的时候,父亲死了,毕竟年龄太小了,很快也就忘记了父亲。
赛龙灯,堂嫂们喊三姑娘去看灯,她不愿意去,母亲也极力鼓励她去。她送堂嫂们走到坝上,母亲在后面跟着想看看三姑娘到底去了没有;结果,三姑娘在坝上停住了,她要陪在母亲身边。
母亲希望她有自己的幸福,不能老守着自己。也许母亲知道,自己终究要离三姑娘而去吧。
三姑娘十二三岁的时候,卖青椒,我们去买,她多给了我们一些;我说,我们没有什么可谢的,只希望她以后找一个好姑爷。
她听后就跑了,从此再也没有见过。
今年清明,在竹林上坝的小径,遇到了她。她十八九岁了,已经结婚成为一个妇人了,母亲估计已经去世了吧,她的堂嫂说:端午中秋去接她,也不回来;现在回来给先人们上坟,也不吃饭就又走了。
我本急于要走过竹林看烧香的,然而看见三姑娘过来,我便暂时面对流水,让三姑娘低头过去。
评论:十二年光阴,匆匆易逝,人事变化却沧海桑田。你小时,我还挽着你的手逗你玩笑。你渐渐知事时,我打趣你找个好姑爷,你听后却夺路而跑。从此再不知你的消息,再次相逢又是六年后。你双亲已逝,也已嫁作他人妇,你我装作不相识,我转身看流水,你低头从我身边走过。乖巧漂亮的三姑娘,从此只在梦中。
总感觉文中的“我”和三姑娘,有淡淡的、隐隐的情愫。文字也有种淡淡的怀伤,隐隐的凄美。
不过作者写得还是相当的隐晦了,三姑娘母亲的去世、嫁人、“我”和三姑娘之间的态度,等,文中没有进行直接交代,而是委婉的传达。
也许这篇小说是作者想表达自己,曾经一段难为人言的、淡淡的、伤感的爱情经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