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废名《莫须有先生传》简评

(2017-07-20 20:41:30)
标签:

废名

莫须有先生

杂谈

废名(冯文炳)《莫须有先生传》

按:据说因为这篇小说,因为难懂而出名,而至今也没人懂。它除了做了一个文学实验外,也没有多大价值了,不是专门研究文学史或理论的,读起来简直是浪费时间和生命。

用文绉绉的话来讲,这篇小说采用的是随心所欲的意识流写作手法;用大白话来讲,就是里面的人物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摸着什么说什么,就像玩成语接龙一样:树以人传、人以树传、名不虚传。所以这种没有逻辑的表达,它的目的不是让你弄懂的,只是让你见识见识而已;它本来就是没逻辑的,你要说你弄懂了,那才见鬼了。

有点像是发扬了鲁迅的絮叨风格,废名的絮叨是不着调地联想起来,没完没了。当然认真去细读,也能理出个逻辑来,不过没有多大意义的事情,何必去浪费时间。

它就像是周星驰的无厘头的电影。文中的人物对于任何事物,都可能大发一段无厘头的议论,类似于什么砸死花花草草也不好啊……然而周星驰的无厘头是搞笑的;废名的无厘头,是纯粹的无厘头。

语言上,夹杂有非常多的古典词句,遣词造句也很有古典美,古典韵味。发现很多现代作家很多都有红楼梦的影子,语调。虽然夹杂很多古典词句,但是依然多是无厘头、牵强附会地引征。


内容:因为我和冯至合编《骆驼草》,我总得写点文章,于是写下莫须有先生,搞不清其名、其岁、其籍,莫须有,就是或者有,也或者没有这个人。

然后莫须有先生就雇了两头驴下乡了。

作者又忽然觉得莫须有先生的房东太太,很应该介绍一下。于是又讲了房东太太在花园里,解手时与莫须有先生的相遇。两人杂七杂八、胡说八道了一通。

莫须有先生接着就跟了他的房东太太上他将要久住的家了。然后又是一通胡说八道。中间莫须有先生不让房东太太提及他的名字。

莫须有先生提前一天住进房东太太的房子。对房子里的摆设又胡扯一通,然后发现房东太太的丈夫的顶戴花翎,然而现在都用不着了。还有弓,相框,凡事都得扯一通。然后莫须有先生要纸上茅厕去了。

莫须有先生蹲在两块石砖之上,自言自语,出来后又和一个老太婆扯一通。然后请到了南屋里。然后三脚猫太太就过来了,说以后买鸡蛋要买她的。

莫须有先生替人写信,像鬼画符。然后贴邮票。

看见两人吵架,旁边有个白丫头。里面有红楼梦的很多句子。

后面写日记写信写情书……

原谅我。

原文没有必要看看,要看看上一章了解下他的无厘头就够了,没有什么意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