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与脊椎,骨盆,骶(d)骨、髋(kun)骨、坐骨、耻骨、胯骨

标签:
财经健康教育历史育儿 |
分类: 富田兴合苑业主的大事小事 |
富田兴合苑业主的大事小事210、脊柱与脊椎,骨盆,骶(d)骨、髋(kun)骨、坐骨、耻骨、胯骨
…脊、柱:见《富田兴合苑业主的大事小事209》…
…脊柱:小孩刚出生的脊椎(zhu)数量是32-33,成人脊柱由26块椎骨[颈椎7块,胸椎12块,腰椎5块,骶(d)椎1块(刚出生时5块)、尾椎1块]、借韧带、关节及椎间盘连接而成。脊柱上端承托颅(lú)骨,下联髋(kun)骨,中附助骨,并作为胸廓(kuò)、腹腔和盆腔的后壁。脊柱具有支持躯干、保护内脏、保护脊髓和进行运动的功能。脊柱内部自上而下形成一条纵行的脊管,内有脊髓(注:脊柱不等于脊椎或脊椎骨,脊柱是由多块脊椎组成的)。
脊柱长度,男性平均为70—75cm,女性平均为66—70cm。(百度百科)
人和脊椎动物背部的主要支架。人的脊柱由33块椎骨构成,形状像柱子,在背部的中央,中间有椎管,内有脊髓。脊柱分为颈、胸、腰、骶(d)、尾五个部分。也叫脊梁骨(百度汉语)…
(…椎间盘:两个相邻椎骨的椎体之间的软骨连结称椎间盘…)
骨盆:连结脊(j)柱和下肢之间的盆状骨架,由后方的骶(d)、尾骨(脊柱最低的两块骨)和左右两髋(kun)骨连接而成的完整骨环…
…骶:腰部下面尾骨上面的部分。
详细释义:脊椎骨的末端。
如:骶骨(尾脊骨)…
…骶骨:由5块骶椎融合而成,分骶骨底、侧部、骶骨尖、盆面和背侧面,呈倒三角形,构成盆腔的后上壁,其下端为骶骨尖,与尾骨相关节,上端宽阔的底与第5腰椎联合形成腰骶角。骶骨盆面凹陷,背侧面后凸,以增加骨盆容量。骶骨具有明显的性别差异,男性长而窄,女性短而宽,以适应女性分娩(min)的需要。(百度百科)
腰椎下部五块椎骨合成的一块骨,呈三角形,上宽下窄,上部与第五腰椎相连,下部与尾骨相连(百度汉语)…
髋:组成骨盆的大骨,左右各一,形状不规则,是由髂(qià)骨、坐骨和耻骨合成的。通称胯(kuà)骨。
…髂骨:见《富田兴合苑业主的大事小事198》…
…坐骨:由坐骨体和坐骨支两部分组成。
在人体内,有一对坐骨,骨质坚厚,构成髋骨后下部…


…耻骨:位于髋骨的前下部,分为体及上、下两支。耻骨占髋骨的2/5。耻骨是位于骨盆前方的两片骨头,中间有空隙而非紧靠在一起,两片骨头间靠韧带及纤维软骨组织联接起来(这个区域叫耻骨联合)…

…胯:腰的两侧和大腿之间的部分:~下。~骨…
…胯骨:即髋骨,在哺乳动物中,构成骨盆外侧半的向上扩展的大骨,骨盆是由两块髋(kun)骨和一块骶(d)骨(还有尾骨)组成的。而髋骨由髂(qià)骨、坐骨和耻骨组成的,在成体这三块骨融合成一块骨…
骨髓穿刺部位
骨髓穿刺常选骨盆的髂(qià)后上棘(jí)或髂前上棘,此部位骨性标志清楚,周围无大血管及神经主干,故安全性好。
…棘:会意。从二朿(cì)。“朿”是“刺”的本字。两个“朿”字并排立着,表示棘树多刺。本义:丛生的小枣树。
字义:1.酸枣树,落叶灌木。有刺,果小味酸。种子供药用,治神经衰弱等。树可作嫁接大枣树的砧(zhn)木。
2.带刺草木的通称:荆(jng)~。
3.刺;扎:~手…
…会意:造字法之一。会意是说字的整体的意义由部分的意义合成,如“信”字。“人言为信”,“信”字由“人”字和“言”字合成,表示人说的话有信用…
如多次穿刺取材不满意,少数情况下可选胸骨穿刺,只要执行斜行进针(和胸骨成30°~45°进针),不穿透胸骨,也是较安全的。
穿刺前都要在穿刺点局部进行麻醉,麻醉药自皮肤、皮下,直达骨表面的骨膜,故穿刺时不会给患者带来痛苦。熟练的操作者通常10余分钟即可完成,因此不必有顾虑。穿刺点局部粘贴无菌敷(f)料后2~3天不宜清洗(包括洗澡),以避免局部感染。
…敷:会意兼形声字。从攴(p),尃(f)声(尃亦表意)。形旁为手持器械之象,表示敷字本义与治事有关;尃为从寸、甫声之形声字,其本义为布施,表示敷之本义与布施相关。
字义:1.涂上;涂上。例
2.展开;铺开:~陈。~设。
3.够;足:入不~出…
…形声:一种造字法…是说字由“形”和“声”两部分合成,形旁和全字的意义有关,声旁和全字的读音有关。如由形旁“氵(水)”和声旁“工、可”分别合成“江、河”…
…形声字:用形声造字法造出来的字…
…感、染、感染:见《富田兴合苑业主的大事小事131》…
骨髓穿刺2:有人将骨髓穿刺误认为“抽脊髓[即腰椎(zhu)穿刺,抽取脊液]”,认为这可引起截瘫。实际上二者不是一回事(穿刺的部位不同)。
腰椎穿刺的部位是脊柱(大脊梁骨)的腰部,即从腰椎骨的间隙进针。实际上只要掌握要领,规范操作,绝大多数情况下是非常安全的。
(“少数情况下…是不安全的…”中学生说。)
骨髓穿刺最常遇到的问题是“取材不满意”,最多的原因是穿刺针未真正进入骨髓腔,所抽取的内容实为附近组织血管内的血液,或虽进入骨髓腔,但抽取内容物过多[即将骨髓腔内血管损伤,使血管内的外周血液和骨髓液混合,造成骨髓液的“稀释”(俗称“混血”)]。上述2种情况造成涂片在显微镜下观察时就犹如血涂片的成分。
只要穿刺的操作者掌握要领(正确定位、保证穿刺针在骨髓腔内,抽取内容物勿过多混血…),同时患者在良好的麻醉下,克服恐惧心态,配合操作,绝大多数骨髓穿刺都能顺利完成,并且十分安全。真正发生麻醉意外(过敏)、局部出血、感染等并发症是十分少见的。
“只要动手术,就会有风险,‘0风险’的手术是不存在的…”中学生继续说。
“所以,人们才会有‘最好不抽骨髓就能把病看好’的想法…”中学生最后说。
请看下集《富田兴合苑业主的大事小事211、新型冠状病毒211:骨髓穿刺失败原因,绝、对、绝对,骨髓活检》”
若不知晓历史,便看不清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