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状病毒177:潜伏期的时间范围是传染病预防检疫的重要依据

标签:
财经健康教育历史育儿 |
分类: 富田兴合苑业主的大事小事 |
富田兴合苑业主的大事小事177、新型冠状病毒177:潜伏期的时间范围是传染病预防检疫的重要依据
乙型肝炎病人在潜伏期末才具有传染性。
…乙、型、肝、炎、肝炎:见《富田兴合苑业主的大事小事161~163》…
…潜、伏:见《富田兴合苑业主的大事小事176》…
…潜伏:隐藏;埋伏:~着危险…
…期:形声。从月,其声。金文从日,其声。日、月都有表时间的意思。本义:约会,约定。
字义:1.规定的时间或一段时间:如~完成。假~。
2.希望;等待:以~发展。~待。
3.约会:不~而遇。
4.量词。用于分期的事物:《英语世界》第七~。补习班办了三~…
…形声:一种造字法…是说字由“形”和“声”两部分合成,形旁和全字的意义有关,声旁和全字的读音有关。如由形旁“氵(水)”和声旁“工、可”分别合成“江、河”…
潜伏期:指从病原体侵入机体至出现症状前的一段时间。各种传染病的潜伏期不同,数小时、数天、数月甚至数年不等。(病毒或细菌侵入人体后,经过一段时期才发病。医学上把这段时期称为潜伏期。)
…机体:也叫有机体…见《富田兴合苑业主的大事小事125》……
潜伏期时间长短
潜伏期的长短与人体感染病原体的数量、毒力、病原体种类、毒素产生和播散所需要的时间、人体免疫力等诸多因素有关。病原体的数量多、毒力强、潜伏期就短。不同的传染病的潜伏期也不相同。潜伏期都有最短、最长的时间范围,这是传染病预防检疫的重要依据。
…毒:环境中的化学物质,在一定的条件下进入肌体后,能与肌体发生生物化学或生物物理作用,进而干扰或破坏肌体的正常生理功能,引起暂时性或持久性的病理状态,甚至危及生命(百度百科);有害的性质或有害的东西:~气。~性。~药。~蛇。吸~。贩~(百度汉语)…
…力: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是使物体获得加速度和发生形变的外因…见《富田兴合苑业主的大事小事116》…
…毒力:表示病原体致病能力的强弱。
指药剂本身对不同生物发生直接作用的性质和程度。一般是在相对严格控制条件下,用精密测试方法,及采取标准化饲养的试虫、菌种、杂草,而给予各种药剂的一个量度,作为评价和比较标准。
毒力,表示病原体致病能力的强弱,是菌体对宿主体表的吸附,向体内侵入,在体内定居,生长和繁殖,向周围组织的扩展蔓延,对宿主防御功能的抵抗,以及产生损害宿主的毒素等一系列能力的总和…
(…病、原、病原、体、病原体:见《富田兴合苑业主的大事小事1、2》…)
…素:构成事物的基本成分:要~。因~。元~…见《富田兴合苑业主的大事小事17》…
…毒素:生物体生产出来的毒物,这些物质通常是一些会干扰生物体中其他大分子作用的蛋白质,例如毒蛇的毒腺中所含的毒素等。有些毒素毒性很猛烈,能造成死亡…
…检:形声。从木,从佥(qin),佥亦声。“佥”意为“两面”、“两边”。“木”与“佥”联合起来表示“木制的两面都写有文字或画有图形的标签”。本义:书匣(xiá)上的标签。
字义:1.查:~验。~阅。体~。
2.约束;检点:行为不~。言语失~…
…疫(yì):形声。从疒(chuáng)、役,省声。本义:瘟役。
字义:流行性急性传染病的统称:防~。鼠~…
检疫(防止传染病传播的预防措施):为了确认某种对象达到一定要求和标准的评定过程。
当人类、动物、植物等,由一个地方进入另一个地方,为防带有传染病等,所以必须进行隔离检疫。
为了预防传染病的输入、传出和传播所采取的综合措施。
检疫一词源自拉丁文Quarantum,原意为“四十天”,最早是在14世纪中叶(1340年~1359年)欧洲大陆国际港口为防范黑死病、霍乱、黄热病等疾病对旅客执行卫生检查的一种措施。对要求入境的外来船舶和人员采取在进港前一律在锚地滞留、隔离40天的防范措施。在此期间,如未发现船上人员染有传染性疾病,方可允许船舶进港和人员上岸。这种带有强制性的隔离措施,对阻止疫病的传播蔓延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此后,此方法在国际上被普遍采用,并逐渐形成了“检疫”的概念。这种始于人类防范疫病的隔离检疫措施(即卫生检疫),给人类以启迪,被人们逐步运用到阻止动物、植物危险性病虫害的传播方面,遂(
…卫、生、卫生(保卫生命):见《富田兴合苑业主的大事小事170、171》…
…查:形声。从木,且声。本义:木筏。
字义:1.检查:盘~。~收。~户口。~卫生。~出病来了没有?
2.调查:~访。问题还没有~清楚。
3.翻检着看:~词典。~地图。~资料…
…检查:对产品设计、产品、服务、过程或者工厂的核查,并确定其相对于特定要求的符合性…
检疫2:为防止传染病在国内蔓延和国际间传播而采取预防措施。如对传染病区来的人或货物、船只等进行检查和消毒,或者采取隔离措施等。(百度汉语)
各类肝病的潜伏期
从肝炎病毒入侵人体后,直到最初症状出现以前,这一段时间称为潜伏期。潜伏期随病原体的种类、数量、毒性、人体免疫状态不同而长短不一。
甲型病毒性肝炎的潜伏期通常为15~45天;乙型病毒性肝炎的潜伏期通常为6周至6个月,一般为3个月左右;丙型病毒性肝炎的潜伏期为5~12周,最长可达30周,最短为2周左右;丁型病毒性肝炎的确切潜伏期尚不明确;戊型病毒性肝炎的潜伏期一般为40天左右,最长为60天,最短10天就可发病,比乙型和丙型肝炎的潜伏期稍短,但比甲型肝炎的潜伏期要长。
问:梅毒潜伏期为什么较长?
答:梅毒潜伏期高达20年,此病菌可入血入脑,影响不能说不大;然而,现时人对梅毒没以前那么恐惧,原因是此病有药物可根治,才使大家有这样的错觉。虽然梅毒求医者较少,但不代表此性病的存在率的高低,因此病潜伏期较长,传染了此病也不可知。通常情况,梅毒直至发展到生殖系统器官有损伤才被发现。
“传染性病原有特定的传播方式,例如透过呼吸的路径,某些细菌或病毒可以引起宿主呼吸道表面黏膜层变化,刺激神经反射而引起咳嗽或喷嚏(tì)等症状,藉(jiè)此重回空气等待下一个宿主将其吸入。
请看下集《富田兴合苑业主的大事小事178、新型冠状病毒178: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人、工、人工》”
若不知晓历史,便看不清未来